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华西证券-银行行业专题报告:他山之石系列,德国银行业的模式特征以及启示-220310

上传日期:2022-03-10 15:03:01 / 研报作者:刘志平李晴阳 / 分享者:1002694
研报附件
华西证券-银行行业专题报告:他山之石系列,德国银行业的模式特征以及启示-220310.pdf
大小:3461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华西证券-银行行业专题报告:他山之石系列,德国银行业的模式特征以及启示-220310

华西证券-银行行业专题报告:他山之石系列,德国银行业的模式特征以及启示-220310
文本预览:

《华西证券-银行行业专题报告:他山之石系列,德国银行业的模式特征以及启示-220310(51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西证券-银行行业专题报告:他山之石系列,德国银行业的模式特征以及启示-220310(51页).pdf(51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投资要点:德国金融体系概览发展阶段:德国金融体系演进分为前期发展、战后重建、发展转型三阶段:1870年前后普鲁士统一德国和工业革命催化,对长期资金需求增加,以全能银行为载体的金融混业发展模式应运而生;战争后德国进入经济复兴阶段,银行体稳定发展,储蓄和合作银行相继向全能银行发展;德国统一后,宏观经济增速渐入低迷,监管探索发展资本市场,叠加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冲击,银行业加速并购整合。

特征:服务实体为核心目标,金融化程度相对不高。

体现在与其他主要发达国家相比第二产业占比更高,制造业增加值/GDP稳定保持20%以上。

强大的制造实力推动出口快增,贸易额/GDP远高于其他国家。

金融政策倾向保守,货币政策以控制通胀为核心,抑制过度投机。

企业盈利能力强,偏好盈利而非外源扩张,各分部杠杆率低。

金融化程度不高体现在2020年金融机构资产/GDP、金融业增加值/GDP、银行业提供的私人信贷规模/GDP、以及M2/GDP低于对照国家。

金融体系结构:间接融资为主的银行主导型融资体系,资本市场发展相对滞后。

德国银行业总资产9.6万亿欧元(相当于我国银行业的1/5),占金融业总资产60%,占绝对主导。

而资本市场发展相对不足,上市公司数量少、股票市场规模较小、股市交易体量低;股票融资/GDP远低于其他国家。

银行体系的组织架构德国银行机构分为全能银行和专业银行两大类,全能银行进一步分为商业银行、公共银行、合作银行“三支柱”,占行业总资产41%/25.5%/12.3%,且商业银行市场份额整体提升。

银行业集中度较低,CR5(2020A)仅34%,处于欧洲各国尾部,但银行体系内部,如商业银行中大银行份额占比较高。

一方面以商业银行为核心,通过国际大行+区域小行的结构形成广泛覆盖面;另一方面非盈利属性的银行占比较高,共同形成金融体系的稳定器。

1)商业银行是国际大行+区域小行的组合,属于私法体系,其中大银行作为综合性全能银行,业务范围广、海外分支机构多,但产业基因较弱,在企业贷款中市场份额低,致力于投行化转型。

2)公共银行定位传统商业银行业务,一方面集团层面设立资产管理、IT服务提供商等下属公司进行集中式生产和清算;另一方面区域经营原则引导,地方储蓄银行业务特征根植当地。

依照商业原则运营同时,其公共义务决定不以利润最大化为运营目的。

3)合作社银行也是地区性银行,具有互助性质,成立目的是为急需资金的会员提供帮助,相较储蓄银行数量更多、规模更小。

一方面业务仍然整体相对保守,且贷款中对公贷款投放比例更低、个体户和个人贷款比例更高;另一方面贷款期限也快速拉长,贷款中长期贷款比例居各类银行首位;业务下沉农村。

银行业的盈利模式和特点☆盈利能力:德国银行业ROA、ROE低于世界其他主要国家,近20年ROA均值仅为0.1%,源于较低的息差和较高的成本支出拖累。

并且因杠杆倍数下降(2000年以后总资产/自有资本比例由25倍降至15倍左右),ROE降幅也高于ROA,2000年以来年均仅2.8%。

储蓄银行、合作银行普遍经营为非利润导向,但ROA显著高于商业银行,且表现更稳定,在次贷危机后差距走阔,主要受益于客群差异,同时受金融危机冲击较小;州立银行因非盈利导向和批发业务偏好,盈利能力处底部。

☆低息差的原因:受损于负利率环境,资产端定价难提升。

☆资负&信贷结构:负债端存款占比提升+活期存款大幅提升,资产端贷款占比提升+长期贷款占比提升。

☆高成本收入比的原因:员工成本高,科技投入比例攀升。

☆资产质量:低不良低波动,风险偏好整体较低。

他山之石我国也是银行主导的间接融资体系,但分类上有较大差异,比如我国市场份额最高的是国有大行,业务全面但传统存贷为主,资产规模占比趋势下行。

我国上市银行市值在资本市场份额也远高于德国,但德国上市银行整体贡献较高的分红率。

德国银行业发展的启示:第一,多层次、广覆盖的银行体系有助于支持基层区域经济的发展。

第二,坚守紧密银企关系以及非利润最大化目标,有助于降低周期带来的波动性低。

第三,创新驱动是发展的首位。

投资建议:中长期来看,我国新经济发展的驱动更多来自先进制造以及新消费等行业,融资需求相对多元化,全能银行可以更有效的满足其需求;而传统行业更多发挥经济稳定器的作用,需要管家银行等较为温和的服务性银行。

我们认为,未来我国商业银行需要在体制架构和监管层次上有更加多层的改革,避免过度的同质竞争,同时也更好的服务实体。

在这个过程中,一些战略前瞻的银行已经提前布局,或通过自身业务布局间接实现集团内混业的一站式服务,或通过表外实现业务的部分协同,或在特定市场和客群领域深耕、打造自身竞争力等。

目前行业估值仍处低位,同时宏观经济也在修复之中,经济预期提升下行业的基本面预期也更加稳固。

我们维持行业的“推荐”评级。

仍然看好战略前瞻、基本面具备优势,以及区域优势突出的个股:招商、宁波、兴业、成都、平安、杭州、常熟银行等。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超预期,信用风险集中暴露;政策落地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风险。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