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苹果-AAPL.US-春季新品发布会点评:iPhone SE3支持5G,继续看好手机业务全年表现-220310

《中信证券-苹果-AAPL.US-春季新品发布会点评:iPhone SE3支持5G,继续看好手机业务全年表现-220310(8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苹果-AAPL.US-春季新品发布会点评:iPhone SE3支持5G,继续看好手机业务全年表现-220310(8页).pdf(8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苹果此次春季新品发布会推出了iPhoneSE3、iPadAir5、MacStudio、StudioDisplay等多款全新硬件产品。 其中,iPhoneSE3搭载了与iPhone13同款的A15芯片,价格亦小幅提升;iPadAir5首次在Pad系列产品中搭载M1芯片,CPU&GPU性能表现均相比上一代产品显著提升;而搭载本次全新发布处理器M1Ultra的MacStudio更是实现了性能的全方位突破。 展望未来,凭借庞大的存量用户基础,以及全面平台技术&创新能力,公司智能手机、可穿戴业务、软件服务、Pc&Pad等仍将持续构成公司短期业绩、中期成长性支撑。 而正在布局中的AR/VR、智能汽车等新业务亦将大概率成为公司长周期成长性的主要来源。 我们持续看好公司的中长期投资价值,以及短期在美股波动环境中的避险配置价值。 ▍iPhoneSE3:搭载A15芯片,支持5G功能。 芯片方面,新款iPhoneSE搭载了与iPhone13同款的A15芯片,CPU性能表现分别提升iPhone6s/7/8的3x/2x/1.8x,GPU表现分别提升iPhone6s/7/8的5x/3.7x/2.2x;摄像方面,iPhoneSE3搭载了后置1200万像素摄像头,像素较前代并无升级,但新加入深度融合和HDR4技术,在软件层面提升了拍摄体验;外观方面,iPhoneSE3与SE2基本一致,采用了4.7英寸的非全面屏,并支持TouchID;配色方面,iPhoneSE3与iPhone13的三款基础配色保持一致,分别是“星光色、午夜色和红色”;售价方面,iPhoneSE3在美国地区定价为429美元起,中国地区定价为3499元起,较前款399美元和3299元的定价水平有小幅提升。 根据IDC和Canalys,iPhoneSE1在首发当年(2016)实现销量2078万台,而iPhoneSE2在首发当年(2020)实现销量2978万台,较SE1显著提升。 我们认为,SE3有望进一步推进苹果向3000-4000元价格带下沉的战略,叠加5G功能的搭载,我们看好其销量表现。 ▍iPadAir5:首次在Pad系列产品中搭载M1芯片,性能大幅提升。 芯片方面,iPadAir5首次在Pad系列产品中搭载M1芯片,CPU性能表现相比上一代iPadAir提升了60%,GPU表现则提升2倍;摄像方面,iPadAir5搭载了一枚后置1200万像素的镜头以及一枚1200万像素的超广角前置镜头,支持4K视频录制以及人物居中功能;显示方面,iPadAir5采用了10.9英寸的Liquid视网膜显示屏,屏幕刷新率为60Hz;配色方面,iPadAir5一共有粉色、深空灰、紫金、星光色及天蓝色5款配色;售价方面,iPadAir5在美国地区定价为599美元起,中国地区定价为4399元人民币起,与前款售价一致。 参照消费者对于搭载M1芯片的Mac产品的认可,我们认为M1芯片带来的iPad性能升级亦将显著促进产品销量提升。 ▍MacStudio:PC系列的全新品类,可搭载M1Max&Ultra处理器。 在本次发布会上,苹果推出了MacStudio台式电脑,内置双风扇用于散热,拥有4个雷电接口,还有HDMI、USB接口、SD卡口等,最大支持8TB的SSD,理论传输速度为每秒7.4GB。 处理器方面,MacStudio可支持M1Max或M1Ultra,其中M1Ultra为本次全新发布处理器,通过UltraFushion架构把两块M1Max芯片拼接为一块,且不会因为拼接引起任何性能下降。 在CPU性能上,M1Max版本的MacStudio比iMac(10核i9)快2.5倍,比MacPro(16核Xeon)快50%;M1Ultra版本的MacStudio比iMac(10核i9)快3.8倍,比MacPro(16核Xeon)快90%。 而在GPU性能上,M1Max版本的MacStudio比MacPro(RadeonPro5700XT)快3.4倍,M1Ultra版本的MacStudio比iMac(RadeonPro5700XT)快4.5倍。 售价方面,M1Max版本的MacStudio在美国和中国地区分别定价在1999美元和14999元起,而M1Ultra版本在美国和中国地区分别定价在3999美元和29999元起。 此外,公司也发布与MacStudio配套的StudioDisPlay显示器。 ▍风险因素:公司核心产品、技术演进速度不及预期风险;关键零部件供应链供给不足的风险;新机发布时间不及预期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全球宏观经济波动导致企业、疫情导致全球经济长周期下行风险;产能恢复进展不及预期风险;新兴服务渗透速度低于预期风险;政策监管的风险等。 ▍投资建议:我们维持公司FY2022-FY2024年3974亿/4225亿/4441亿美元的营收预测,以及1069亿/1156亿/1253亿美元的GAAP净利润预测,当前股价对应PE(GAAP)分别为24/23/21倍。 展望未来,凭借庞大的存量用户基础,以及全面平台技术&创新能力,公司智能手机、可穿戴业务、软件服务、Pc&Pad等仍将持续构成公司短期业绩、中期成长性的支撑。 而正在布局中的AR/VR、智能汽车等新业务亦将大概率成为公司长周期成长性的主要来源。 我们持续看好公司的中长期投资价值及其短期在美股波动环境中的避险配置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