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德邦证券-海泰新光-688677-内外兼修,产业链一体化打造荧光硬镜整机系统新光-220310

上传日期:2022-03-10 07:38:34 / 研报作者:陈铁林 / 分享者:1005672
研报附件
德邦证券-海泰新光-688677-内外兼修,产业链一体化打造荧光硬镜整机系统新光-220310.pdf
大小:1626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德邦证券-海泰新光-688677-内外兼修,产业链一体化打造荧光硬镜整机系统新光-220310

德邦证券-海泰新光-688677-内外兼修,产业链一体化打造荧光硬镜整机系统新光-220310
文本预览:

《德邦证券-海泰新光-688677-内外兼修,产业链一体化打造荧光硬镜整机系统新光-220310(3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德邦证券-海泰新光-688677-内外兼修,产业链一体化打造荧光硬镜整机系统新光-220310(36页).pdf(3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微创大时代+荧光快车道,行业β奠定硬镜高成长基础。

我国微创外科手术量2019年接近1200万台,2015-2019年CAGR19.5%,2019年我国百万人接受的MIS(微创外科手术)数量只有美国同期的1/2,在外科手术中的渗透率只有38%,相比同期美国80%渗透率,还有至少一倍的提升空间,我们认为,国内微创大时代已来,未来的5-10年有望开启加速渗透模式。

2019年全球荧光硬镜市场规模达到13.1亿美元,预计2019-2024年CAGR24.3%,我国荧光硬镜起步较晚,预计荧光硬镜规模将由2019年1.1亿快速增长至2024年35.2亿元,相比白光,荧光内镜成为未来硬镜成长新动能。

荧光硬镜改写全球白光硬镜格局,史赛克2016年最早在北美商业化,2019年一家独大,占到全球78%的份额,开创全球荧光新格局。

国内荧光内镜整体玩家稀少,国产厂商有望依托技术创新弯道超车。

公司内外兼修,产业链纵向一体化打造荧光硬镜领先企业。

1)外销发家:深度绑定海外大客户,全球竞争优势持续扩大。

2019年公司腹腔镜出口占全国内窥镜总出口的11.34%,排名第一。

国外营收占比超80%,公司前五大客户比重超85%,来自史赛克的收入占比超过60%。

销量稳健增长,核心部件价格稳定向上,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公司是史赛克高清荧光腹腔镜中核心部件的唯一设计和生产供应商,与史赛克深度合作捆绑。

公司缘何打入欧美内镜供应链,成史赛克唯一荧光供应商?首先是步步抢占先机,公司以底层技术引领史赛克内镜需求落地,并且做到技术独家专供;其次是自主设计生产,公司采购成本整体稳中有降成本优势显著;最后是自主研发,公司产品持续迭代升级,关键核心技术全球领先。

我们认为公司有望随史赛克荧光内镜销量增长实现收入快速增长。

2)内销蓄力:从上游ODM/OEM到中游自主品牌整机战略延伸,战略定位下游硬镜更大终端市场。

ODM、OEM模式为公司主要销售模式,自主品牌销售占比不到3%。

公司为什么要从上游垂直延伸?以及当前拓展中游整机的时机如何?从市场角度,①整机毛利率不输部件,通过技术持续升级可以掌握提价权,系统级产品盈利能力或有更大提高;②对公司而言,整机系统的价值量空间,能极大提高成长的天花板;③相比全球,国内荧光尚无规模龙头,蓝海格局宜早入局。

从公司角度,从上游到中游具备产业链一体化能力,公司垂直整合优势大于劣势。

①上游组件:先发的自主生产优势,公司拥有从设计、样机制作到量产的全套服务。

②摄像系统:公司CMOS/ISP成像系统关键技术突破,补足成像系统的技术瓶颈。

③渠道渐进拓展:由于上游销售费用低于整机,公司销售费用仍有提升空间,立足山东,全国多维营销加快推进。

我们认为公司与史赛克合作优势互补,公司自主品牌与史赛克整机在科室、院端、国别市场的差异化使二者整机并不构成直接竞争。

3)产品成阵:差异化持续创新,产品线广泛布局奠定整机放量基础。

公司整机系统中的多元部件及摄像系统近两年加速在国内注册,内窥镜冷光源于2021年8月取得产品注册证,1080P高清摄像系统2021年9月通过国内注册,4K超高清摄像系统也已于2022年1月底获证,新产品将逐步接力打开国内市场。

公司产品瞄准国内医院需求的痛点,自动除雾内窥镜系统(预计2022年中期获批)及高分辨率共聚焦内窥镜(2022年1月底获批)等差异化创新品类助力提升终端口碑。

投资建议与估值:公司以光学部件独家供应深度绑定史赛克,随着史赛克北美荧光替代白光硬镜的加速以及日本欧洲的市场拓展,公司在光学部件迎来历史性订单增长。

公司垂直一体化整机系统及创新品类渐次获批、上市,有望成为公司新的增长点。

后疫情叠加新产品上市,光学器件板块恢复快速放量。

预计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8/1.75/2.3亿元,同比增长22.2%/48.6%/31.7%。

给予公司22年50XPE,对应股价100元。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