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东方证券-ESG专题研究系列之一:ESG投资的起源、现状及监管-220308

上传日期:2022-03-08 15:10:40 / 研报作者:薛俊蒋晨龙 / 分享者:1002694
研报附件
东方证券-ESG专题研究系列之一:ESG投资的起源、现状及监管-220308.pdf
大小:678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东方证券-ESG专题研究系列之一:ESG投资的起源、现状及监管-220308

东方证券-ESG专题研究系列之一:ESG投资的起源、现状及监管-220308
文本预览:

《东方证券-ESG专题研究系列之一:ESG投资的起源、现状及监管-220308(2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方证券-ESG专题研究系列之一:ESG投资的起源、现状及监管-220308(23页).pdf(2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研究结论前言:E、S、G分别指代环境(Environment),社会(Social),治理(Governance)三大因素,是投资和评估企业的新理念新方法。

本篇作为ESG专题研究系列的第一篇,将围绕ESG的历史背景、全球发展现状及我国ESG投资主要监管政策三方面入手,为长期投资方向和方法论提供参考。

ESG投资的定义:ESG投资又称为负责任投资,是指环境、社会和治理(ESG)因素纳入投资决策和积极所有权的一种投资策略和实践。

目前,ESG投资策略主流分为7类:ESG整合法、企业参与和股东行动、依公约筛选、负面筛选/剔除法、同类最佳法/正面筛选、可持续主题投资法及影响力投资和社区投资。

ESG投资的背景:ESG投资理念起源于宗教兴起的伦理投资,在20世纪60年代孕育而生社会责任投资概念。

迈入21世纪,ESG投资概念形成,成为衡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并作为全球主流的投资策略和投资方法之一,重要性愈发凸显。

ESG投资发展离不开以下背景:全球人口预计将在21世纪中叶达到97亿,人口老龄化加剧,促进经济繁荣的同时如何实现环保等问题成为共通课题。

投资思潮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主流投资机构从单纯重视财务盈利,开始转向将ESG与盈利并重。

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和气候变化需要全世界共同行动和大量资金投入。

ESG投资的全球现状:ESG投资具有长期风险调整下改善投资回报率的效果,不仅用于排雷和风控,更是与长期投资密切相关,减少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等问题对于资本市场的负面影响是追求长期投资回报所不可或缺的;全球多数的投资机构、特别是主要国家养老金的投资策略逐步向ESG投资倾斜。

ESG投资规模逐年攀升:2020年初,全球ESG投资规模达35.3万亿美元,增速远超全球整体资产管理规模;地区上,美国投资规模超越欧洲成为第一,在全球五大市场占比48%;投资策略上,ESG整合法下规模达25.2万亿美元,超越负面筛选策略成为投资者最常采用的策略;ESG投资继续由机构投资者主导,个人投资者的参与稳定增长。

认同ESG理念的国际机构持续增长,UNPRI签署机构达4751家,管理资产已超121万亿美元;TCFD在全球范围内获超1000家金融机构支持,资产管理规模达194万亿美元。

ESG与信息披露:ESG信息披露的需求不断增长,全球ESG相关披露标准不断细化,随着ISSB的成立,国际披露标准的统一趋势在加强;另一方面,境外针对ESG信息披露的主要监管趋势呈现从“半强制性+自愿”规则走向“强制性/不遵守就解释”,境外立法对ESG信息披露要求走强。

ESG投资的主要特征:主动参与(Engagement)已成为ESG投资区别于其他投资的主要特征之一,包括投资人或者参与服务提供商与当前或潜在投资对象、发行人进行沟通,以改善ESG实践、可持续性结果或公开披露。

行动时包括单独参与、协作参与以及经由服务提供商开展参与;而其中在协作参与下,投资者集体行动所产生的影响力,远大于单独行动投资者。

ESG投资与中国境内监管政策:理念上,环境E因素关注企业经营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与我国绿色发展理念、双碳目标相一致。

尽管中国ESG相关监管政策建设起步晚于海外欧美国家,但在双碳目标、绿色发展理念的大时代背景下,ESG投资受到政府、监管机构等的重视,在政策发展上,呈现出港股市场先行,A股市场相关政策逐渐起步的态势,尤其是围绕绿色投资,绿色金融体系相关政策近年相继出台。

实现双碳目标离不开对大量低碳节能技术等方面的资金支持和绿色升级,ESG投资能够赋能绿色经济,助力碳中和目标实现。

风险提示一、国内外ESG政策落地不及预期二、碳达峰、碳中和政策推进不及预期。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