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中信证券-地方债2021年7月跟踪报告:发行的压力泵还是供给的分水岭-210803

上传日期:2021-08-03 10:33:34 / 研报作者:明明李晗徐烨烽 / 分享者:1005672
研报附件
中信证券-地方债2021年7月跟踪报告:发行的压力泵还是供给的分水岭-210803.pdf
大小:722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中信证券-地方债2021年7月跟踪报告:发行的压力泵还是供给的分水岭-210803

中信证券-地方债2021年7月跟踪报告:发行的压力泵还是供给的分水岭-210803
文本预览:

《中信证券-地方债2021年7月跟踪报告:发行的压力泵还是供给的分水岭-210803(17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地方债2021年7月跟踪报告:发行的压力泵还是供给的分水岭-210803(17页).pdf(17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三季度已过去三分之一,专项债发行节奏仍较为缓慢,整体发行规模不及预期。

7月地方政府新增专项债发行规模再度回落,新增专项债发行3403亿元,相较6月下降20.9%,目前新增专项债仍余超过2.1万亿元待发。

对于全年的规模而言,三季度地方债供给规模将对全年能否顺利发完产生决定性影响。

关注8月份计划发行和实际净融资情况以及对债市的扰动。

据21世纪经济报道,7月国家发改委向地方下发通知,要求做好2022年地方专项债项目前期工作。

结合政治局会议对地方债发行要合理把控的要求,似乎中央将地方债的供给重心后移。

通知称,明年专项债拟投向国务院确定的交通基础设施、能源、农林水利、生态环保、社会事业、物流基础设施、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国家重大战略项目、保障性安居工程等九大专项债券投向领域。

禁投领域方面,不安排用于租赁住房建设以外的土地储备,不安排一般房地产、产业及楼堂管所等项目。

2021年7月地方债发行再次下降,新增专项债规模回落。

2020年,地方债1月就开始大规模发行,且5月份单月发行超一万亿。

2021年前两个月无新增地方债发行,再融资发行规模为4180亿元,均用于偿还政府存量债务。

2021年7月新增一般债券发行630亿元,相较6月下降39%;新增专项债发行3403亿元,相较6月下降20.9%;再融资债券发行2535亿元,相较6月也有小幅下降。

1-7月,地方政府新增一般债发行5286亿元,新增专项债发行13546亿元,节奏相对缓慢,新增一般债仍余2714亿元待发,新增专项债仍余超过2.1万亿元待发。

2021年7月共有221个项目将专项债用作资本金,占新增专项债规模的9.1%。

7月新增专项债用作资本金的规模在309.86亿元,占当月新增专项债的发行总规模比例达到9.1%。

221个重大项目中84个位于江苏省,超过40个重大项目的还有山东省和安徽省。

规模来看,江苏省新增专项债规模最大,安徽省专项债用作项目资本金规模最多,达到104.58亿元,其次为江苏和山东。

7月地方债发行价格环比6月上升至3.33%。

地方债发行价格从2015年至今年呈震荡走势,发行利率在2016年10月达到最低点2.68%,最高点在2018年2月达到4.32%,2019年以来地方债发行利率呈现下降趋势,发行成本有所降低。

2020年地方债价格有所上升。

2021年起,地方债发行价格波动下降到7月的3.33%。

7月地方债发行期限以7年期和15年期为主。

7月地方债发行规模最多的期限为7年期债券,发行规模为1412亿元,占7月发行总量的21.50%,其次为15年期债券,发行规模为1364亿元,占比20.77%。

15年期以上中长期债券占比仅为17.88%,地方债期限结构仍然不高。

地方债成交量换手率上升,流动性有所增加。

以往地方债的成交额占全部债券成交额的比重约5%,成交额爬升缓慢,从2018年7月溢价改善以来成交额增加幅度才有所扩大,在2019年3月达到新高,月成交量过万亿,之后随着资金利率回调成交量再次回落至万亿以下。

2020年3月,地方债成交量再次突破万亿,达到13550.92亿元,成交额占全部债券成交额的比重保持在5%左右,流动性有所增加。

自2020年8月地方政府债成交量下降后,2021年起成交量波动下滑,2021年5月进一步达到5644.51亿元,进入6月,成交量有所回升,7月地方债交易量达到7481.87亿元。

风险因素:货币政策未及时对冲地方债供给风险,市场资金面上行等。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