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银国际-银行业点评:强化金融体系信心,“稳”为核心-220307

《中银国际-银行业点评:强化金融体系信心,“稳”为核心-220307(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银国际-银行业点评:强化金融体系信心,“稳”为核心-220307(3页).pdf(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2022年3月3日,人民银行网站发布金融稳定局文章《金融风险日趋收敛稳定基础更加牢靠》。 全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回顾三次大规模的金融风险治理,通过三轮整治,有效化解了金融运行的重大风险,我国未发生过系统性金融风险。 第二部分,回顾十九大以来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取得重要成果,控制宏观杠杆率过快上升、处置高风险企业、清理整顿金融秩序、压降影子银行等等。 第三部分,当前我国金融体系底盘稳健,银行金融机构总体稳定、法治化市场化理念全面强化、风险防控长效机制日趋完善。 差异于以往监管发文多谈风险和问题,本次发文,肯定金融风险治理成果,阐述国内金融体系基础的稳定,意在强化金融体系信心,“稳”是首位、是核心。 俄乌冲突以来,国际局势紧张,美欧对俄实施的经济、金融等多方面制裁,引发国际市场恐慌和担忧,海外市场大幅波动。 在这样国际环境下,国内对于金融体系和经济的稳定需求更高,国内金融监管环境和政策或有调整,会更偏重“稳”,稳定预期。 或将更注重保证金融行业经营平稳、金融市场流动性环境宽松,强化金融运行跟踪和预警,防风险和风险处置的手段将更加审慎、温和,对于经营较弱机构监管和处理或更趋审慎平稳等等。 宏观杠杆率趋于稳定,监管长效机制持续完善本次发文明确2021年宏观杠杆率272.5%,“回到基本稳定轨道”,从宏观上保证金融稳定和风险可控。 本轮风险整治以来,监管机构对银行业等金融机构跟踪、引导和管控趋于强化,监管目标传达和落实更为有效和准确。 发文提到了中央地方监管协同形成合力、加强系统性重要和金控监管等,金融监管和风险防范有效覆盖全国和地方各级各类金融机构并形成了长效机制。 经历持续的金融风险治理后,银行业内部治理、风险控制水平持续提升。 在影子银行风险压降、处置高风险集团和机构、金融反腐等治理完成后,银行业整体资产质量改善、资管新规整改基本完成,表内外风险防控显著改善。 银行业金融机构总体稳定,大中型机构表现优秀发文指出人民银行对银行业风险评级看,2021年Q4全国4398家银行业金融机构中,4082家评级处于安全边界内,资产占比近99%,316家高风险机构资产占比仅为1%。 大中型机构对国内金融体系稳定有压舱石作用,资产占比70%左右的24家大中型银行评级持续优良,部分银行主要经营指标居于国际领先。 在海外经济金融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金融监管将更趋向稳定,以防范系统性风险和可能的外部冲击。 对于银行业来说,其经营稳定意义变得更为重要,一方面,抗风险能力和风险管控的要求或更高,另一方面,监管举措或需要更温和适度,防范次生风险和预期波动。 稳增长和稳地产政策持续催化,银行行情仍将持续,重申看好。 个股方面,建议关注业绩增速较快的城农商行:如江苏银行、常熟银行、杭州银行等,核心标的持续推荐:宁波银行、招商银行、邮储银行。 风险提示:经济下行导致资产质量恶化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