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盛证券-宏观点评:美联储3月会议前瞻与中长期展望~兼评2月非-220306

《国盛证券-宏观点评:美联储3月会议前瞻与中长期展望~兼评2月非-220306(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盛证券-宏观点评:美联储3月会议前瞻与中长期展望~兼评2月非-220306(5页).pdf(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市场回顾2022年2月28日至2022年3月4日,利率债收益率多数上行,信用债收益率普遍上行,信用利差走势分化。 信用债发行规模上升,票面利率较低。 二级成交中,活跃成交以中高等级、中短期、国企为主。 截至3月4日,各行业利差较2月25日多数下行。 从一级发行规模下降等角度看,最近一周(0228-0304)信用债市场活跃度有所回落。 收益率曲线:利率债收益率多数上行,信用利差走势分化2022年2月25日至2022年3月4日,利率债收益率多数上行,其中1Y中债国开债上行幅度最大,为12.7BP。 信用债收益率普遍上行,3Y中短票和城投债上行幅度较大。 信用利差走势分化,其中1Y中短票和城投债利差下行幅度较大,7Y中短票和城投债利差上行幅度较大。 一级发行:信用债发行规模下降,票面利率较低2022年2月28日至3月4日,信用债一级发行规模下降,发债主体以AAA为主,发行利率较低。 仅统计主要非金融企业信用债品种:超短融、短融、中票、企业债、公司债,2月28日至3月4日统计到信用债发行219期,其中超短融105期、短融19期、中票52期、企业债15期、公司债28期,取消发行7期,发行规模总计2032.22亿元。 一级发行的票面利率较低,219期信用债中,177期票面利率低于4%,130期信用利差低于100BP。 二级成交:活跃成交主体以中高等级、中短期、国企为主活跃成交主体以中高等级、中短期、国企为主。 活跃成交主体以中高等级、中短期、国企为主。 分类型来看,城投债成交量前二十主体评级多为AAA,成交量最大的省份是江苏,成交期限多在1-3年;地产债成交量前二十的主体以AAA为主,其中地产债AAA总成交规模达到205.92亿元,成交期限集中在1-3年;民企债成交量前二十主体评级多为AAA,其中民企债AAA总成交规模达到92.96亿元,成交期限多在0.5-1年。 信用利差:行业利差中位数多数下行,计算机行业利差绝对水平较高分行业看,2022年3月4日相对于2022年2月25日各等级利差中位数多数下行,计算机行业绝对利差仍然维持较高水平。 截至3月4日,各行业利差中位数较2月25日多数下行,以AAA评级为例,31个行业中28个行业利差下行,其中计算机行业利差下行幅度最大,为56BP。 从AAA评级最新绝对水平看,31个行业中电力、纺织服装、食品饮料等27个行业,行业利差中位数在100BP以下;计算机行业利差中位数近850BP,轻工制造行业利差中位数超过500BP。 风险提示:数据口径偏差、公开信息披露不全。 事件:北京时间3月4日晚9:30,美国公布2月非农就业数据;3月17日凌晨2点,美联储将公布3月FOMC会议决议。 核心结论:疫情对美国就业的影响已显著减轻;预计美联储3/17会议上如期加息25bp,但之后的缩表计划可能超预期;中长期看,美联储更可能“缓加息+快缩表”。 1、美国2月非农表现强势,就业前景的不确定性已大幅下降。 >主要数据:美国2月新增非农就业67.8万人,高于预期值40万人,创下2021年8月以来最高,前值由46.7万人小幅上修至48.1万人;失业率3.8%,好于预期值3.9%和前值4.0%,是疫情爆发以来最低;劳动参与率62.3%,高于预期值和前值62.2%,仍明显低于疫情前的63.4%;平均时薪环比0%,低于预期值0.5%和前值0.6%,是2020年7月来最低,此前6个月均值为0.5%;平均每周工时34.7小时,略高于预期值和前值34.6小时,过去几个月变化不大,疫情前为34.4个小时。 >分行业看:2月美国整体非农就业环比提升0.5%,环比改善幅度超过这一水平的行业包括:采矿业1.5%、休闲和酒店业1.2%、建筑业0.8%、运输仓储业0.8%。 其中,采矿业就业大幅增长,应是近期油价大涨推动美国能源企业扩大生产;休闲和酒店业就业大幅增加,主要反映了疫情影响的消退,也在一定程度上压低了整体时薪增速的表现;运输仓储业就业连续2个月环比高增,指向物流瓶颈有望逐步缓解。 >后续展望:尽管去年12月开始美国疫情大幅恶化,但1-2月就业均未受到明显影响,我们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1)随着美国居民储蓄率降至低位以及物价上涨,就业意愿有所回暖,可以从劳动参与率提升和离职率下降得到印证;2)美国社会可能已经适应了“与病毒共存”的模式,美国劳工部调查数据显示,即使在前两个月疫情严重的情况下,远程办公人员占比也只有很小幅的反弹,并且比前几轮疫情显著降低。 鉴于此,后续美国就业有望延续向好,疫情造成的不确定性将明显降低。 2、美联储3月会议前瞻:大概率如期加息25bp,之后的缩表速度可能超预期。 >加息:鲍威尔在3月3日的国会半年度听证会上表示,俄乌冲突造成前景不确定性上升,美联储需要保持谨慎。 支持3/17会议加息25bp,如果后续通胀未能如期下降,未来的会议上可能会有更大幅度的加息。 截至3月4日,利率期货隐含的3月加息次数为0.9次,2022全年加息次数为5.7次。 此外本次会议还将公布新的点阵图,预计显示的全年加息次数会从去年12月点阵图的3次提升到4-5次。 >缩表:鲍威尔称3月会议将进一步讨论缩表,但不会敲定细节。 纽约联储1月底的调查显示,市场一致预期缩表会从7月开始,初始缩债规模大约为每月180亿国债、100亿MBS。 我们预计美联储5月公布缩表计划,6月或7月开始实施,时点上不会超预期,但初始缩债规模可能超预期,理由有两点:1)2017年缩表时设定的初始缩债规模为每月60亿国债、40亿MBS,占当时持有量的比例均为0.25%左右,本轮美联储官员普遍希望更快地缩表,若假设初始缩减比例为0.5%,对应每月将缩减287亿国债、135亿MBS;2)本次美联储希望较快缩表的一大原因在于流动性过剩,表现为逆回购规模持续大幅抬升,2017年总的初始缩债规模每月100亿,占当时逆回购规模的比例为2.2%,若本次也一样,总初始缩债规模应为每月400亿左右。 3、美联储中长期政策展望:“缓加息+快缩表”的政策组合更有可能。 >从美国经济角度看:前期报告中我们曾指出,由于企业债务未充分去化,本轮美国经济复苏的基础并不牢固,中长期难保持高增长。 此外,俄乌冲突导致原油价格大涨,也会对经济产生冲击。 数据显示,当原油价格高于趋势水平50%以上时,美国经济往往会发生衰退,当前的油价已达到这一条件。 近期美国10Y-2Y国债利差已收窄至不足30bp,也反映出市场对中长期经济不乐观。 若后续美联储加息较快、缩表较慢,期限利差很可能发生倒挂,而历史上期限倒挂后的1-3年内均发生了衰退。 >加息与缩表的效果对比:二者都是收紧,前者是价格型工具,后者是数量型工具,现阶段而言,缩表的效果更多是回收过剩流动性,对经济影响要弱于连续多次加息。 >综合看:美联储更可能的政策操作是“缓加息+快缩表”,从而避免期限利差倒挂。 维持此前判断:预计全年加息3-4次,二季度通胀拐点后,加息预期将迎来降温。 风险提示:美联储政策立场超预期调整,地缘冲突超预期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