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房地产和物业服务行业重大事项点评:时间不同,三稳含义不同-220306

《中信证券-房地产和物业服务行业重大事项点评:时间不同,三稳含义不同-220306(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房地产和物业服务行业重大事项点评:时间不同,三稳含义不同-220306(5页).pdf(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我们认为,政府工作报告和两部门对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的支持通知,进一步明确了对房地产行业的调控方向。 在未来一段时间,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就主要表现为避免房价过快下跌,保证需求合理释放。 我们认为,2022年3月份起仍是政策的机遇窗口。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中国银保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要求满足新市民合理购房信贷需求,合理确定符合购房条件新市民首套住房按揭贷款的标准,提升借款和还款便利度。 ▍现阶段,稳地价、稳房价和稳预期,就是要托底需求,刺激销售。 不同阶段,三稳有不同的内涵。 在2021年初,三稳主要就是要遏制房价过快上涨,因此深圳还出台了二手交易指导价等政策。 到2022年初,我们认为三稳就是避免房价大幅下降,就需要托底需求,刺激销售。 我们认为,只有销售情况好转,才有解决交付问题,信用问题,上下游企业发展等一系列问题的曙光。 ▍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最值得期待。 从决策者的角度来看,信用和资产质量问题都是更紧迫的问题。 我们认为,可以享受首套房优惠的范围和比例将有望提升,给予新市民群体支持和扩展首套房定义,都是题中之义。 充裕的按揭额度,预计也将带来按揭贷款利率的持续较快下行。 ▍区别政策拐点、销售拐点和信用拐点是分析问题的前提。 我们认为,不能因为信用问题不断暴露就否定政策积极有为,稳定房地价的可行性。 我们认为,政策没有义务(也没有意愿)救助特定的地产企业,困难地产企业要自救(主要是处置资产)。 但是,我们也不能将信用问题和销售问题完全割裂,销售恢复是信用复苏的前提,信用问题也的确反映出销售的严峻性。 我们认为,房地产市场基本面的未来整体调整幅度已经有限了,信用问题却并没有完全得到解决。 ▍风险提示:部分房地产企业信用问题爆发的可能性。 ▍在政策机遇期,看好中高信用企业。 我们认为,从历史经验看,政策机遇期地产股尤其是A股地产股超额收益可能性较大。 这一轮周期的最大区别则在于行业变化伴随格局变化,融资渠道和成本成为地产公司当前价值的主要决定因素。 我们看好中高信用的企业,推荐保利发展、万科A,金地集团,龙湖集团,华润置地、招商蛇口、美的置业和绿城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