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中信证券-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点评:政府工作报告十大看点-220305

上传日期:2022-03-05 23:31:34 / 研报作者:明明章立聪李晗 / 分享者:1002694
研报附件
中信证券-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点评:政府工作报告十大看点-220305.pdf
大小:617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中信证券-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点评:政府工作报告十大看点-220305

中信证券-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点评:政府工作报告十大看点-220305
文本预览:

《中信证券-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点评:政府工作报告十大看点-220305(17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点评:政府工作报告十大看点-220305(17页).pdf(17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政府工作报告聚焦于稳增长、保就业等宏观目标,经济增速目标设定的是市场预期中性偏高的水平,是既符合客观实际但也需要“够一够”的目标,宏观政策需要强化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为经济平稳运行提供有力支撑。

从政策组合来看,财政政策回归常态,体现了可持续性;货币政策要求加大实施力度,宽信用和降成本目标均有强化,总量宽松窗口仍在、结构性工具仍会加力,海外政策扰动风险预计有限。

本次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确认了政府稳增长的决心,后续随着数据真空期的度过,预计将有更多宏观数据的披露验证经济的逐季改善,市场风险偏好也有望逐步获得提振,当下建议积极围绕稳增长配置风险资产,同时关注估值低位的品种。

大宗商品方面建议配置能源类和贵金属以对冲地缘因素的不确定性,同时增配稳增长明确利好的内需驱动型大宗商品,如黑色系。

债券市场对于后续财政和货币政策可能存在预期差,当前利率仍存在交易机会。

▍经济增速目标:5.5%左右,稳增长而非强刺激。

在内需不足和外部不确定性增加的困难环境下,5.5%左右的GDP增速,是既符合客观实际但也需要“够一够”的目标。

就业与经济增长是一体两面,今年的失业率目标被约束到5.5%以内,彰显政府对于稳定经济大盘和保就业的决心。

今年的经济政策意在稳增长而非强刺激。

积极信号主要体现在结构和节奏层面,但不少信号亦显现出政策定力,预计今年的政策思路将是总量相对稳定、节奏上靠前发力、不放松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财政:减税、增支、降赤字,“强化绩效导向”。

预算赤字率2.8%,大致对应3.4-3.5万亿元的赤字规模,有利于增强财政的可持续性。

减税降费规模在只增不减的要求下,政府工作报告预计今年财政收入能够保持正增长。

财政“支出规模比去年扩大2万亿元以上”,对应2022年预算财政支出同比增速超过8%。

2022年的财政收支差额可能在5-6万亿元之间。

预计今年财政预算中使用结转结余及调入资金的规模可能超过2021年,仅次于2020年。

新增专项债3.65万亿元,与去年持平,但对基建的意义已不可同日而语。

项目约束下降和一系列“适度超前”的重特大项目加快开工,将使专项债的牵引作用更加显著。

预计今年的基建投资或呈前高后低的趋势,上半年增速有望冲击10%。

▍货币政策加大实施力度。

在宏观政策再提增强有效性的基调上,对于货币政策的部署,提出“加大稳健的货币政策实施力度”的新提法。

首先,在延续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和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的表述下,政府工作报告更为直接的表达了对稳增长和宽信用的诉求——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稳定性”转变为更加直接的“扩大新增贷款规模”,宽信用、促信贷更加积极。

其次,“推动金融机构降低实际贷款利率;综合融资成本实实在在下降”,降成本的目标进一步加强。

再次,发挥再贷款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增量扩面降价,加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有效支持。

虽然面临海外货币政策的加速收紧,但是“政策有空间有手段、适度靠前发力”,预计后续国内货币政策仍将保持积极宽松。

▍稳杠杆不改宽信用底色。

流动性匹配与宏观杠杆率稳定,这一中介目标锚定方式是现代货币政策框架的重要内容,预计今年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还将根据宏观经济形势变化向反映潜在产出的名义经济增速靠拢,实现稳增长和防风险长期均衡。

报告强调“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今年面对新的下行压力,不排除为了刺激经济增长而开启新一轮宽信用周期。

我们预计今年社融同比增速将呈现先升后降的形态,二三季度可能增至11.1%,年底回落至10.8%,杠杆率可能较2021年底提升8个百分点左右。

▍信贷展望:强化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报告指出,“扩大新增贷款规模”以及“推动金融机构降低实际贷款利率、减少收费,让广大市场主体切身感受到融资便利度提升、综合融资成本实实在在下降。

”在今年政策强调“稳增长”的背景下,货币、财政和信贷政策将共同助力银行信贷业务扩张,我们预计全年新增人民币贷款可能达到21.5-22万亿元,同比增速有望超过11%。

银行信贷投放的重点领域需要结合当前经济形势和政策引导方向进行管理,普惠金融领域依然是2022年信贷投放重点之一。

此外,制造业、科技创新、绿色金融、基建和出口信贷等领域料也将成为支持方向。

▍房地产托而不举。

两会对于房地产的定调依旧强调房住不炒以及“三稳”原则。

相比去年有两点不同,但没有超预期的成分:第一,提到了“因城施策”和“良性循环”,是针对去年以来乃至当前房地产周期下行的托底表述,也是去年底以来和未来即将出台的一系列政策的总结和前瞻;第二,虽然对保障性租赁住房的表述更少,但实际上“十四五”期间的保障性租赁住房计划会在今年更多落地,比去年更快推进。

因城施策的托底政策下,预计市场信心也将经历逐步改善的过程,房地产的宏观指标有望在二季度和下半年陆续出现拐点。

▍稳外贸,促外资,深化多双边经贸合作。

外贸方面,在经历了2021年全年外贸高增后,进入2022年,随着海外经济体逐步收紧货币政策,外需或在下半年逐步放缓,加之东南亚各国产能逐步修复,我国出口增速将面临一定的回落风险。

微观层面,中小外贸企业仍然面临着较多压力。

在此背景下,多措并举稳外贸将成为2022年外贸领域主旋律。

对外合作方面,继续深化多双边经贸合作,外贸企业可充分利用RCEP带来的红利,通过原产地累积规则和关税减实现上下游产业链间的合作与融合,扩大外贸规模。

外资方面,继续优化营商环境,扩大金融市场对外开放,吸引外商来华投资,助推企业和经济快速发展。

▍首次提出设立金融稳定保障基金。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关系发展和安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始终是金融工作的核心。

本次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设立金融稳定保障基金,将更进一步有效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

此前,金融稳定保障基金在欧洲已经有成功运用,在具体运作模式上可以参考欧洲金融稳定基金的经验。

加强和改进金融监管,深化中小银行股权结构和公司治理改革,完善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机制,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

当前科创板、创业板已经分步施行注册制,北交所的成立加强了我国多层次基本市场建设,后续预计政策将全面推进全市场注册制改革,降低上市门槛,进一步拓宽市场主体融资渠道,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双碳工作:有序推进,先立后破。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对于双碳工作的定调是“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并再次强调“先立后破”,明确了能源保供的重要性,且提出“立足资源禀赋”、“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有序减量替代,推动煤电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等说法,体现了实现双碳目标的过程中通盘谋划的整体思路。

此外政府工作报告依然强调“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同时继续鼓励“推进大型风光电基地及其配套调节性电源规划建设,提升电网对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消纳能力”,预计相关行业的投资规模仍可期待,对应的绿色贷款、绿色债券等存量规模也会较2021年末进一步高速增长。

▍反垄断纠偏及创新驱动战略。

本次政府工作报告延续经济工作会议的表述,再次强调了反垄断执行的纠偏,在今年宏观政策全面转向稳增长的背景下,反垄断仍然是政策方向但其重要性可能较去年有一定降低。

本次政府工作报告继续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单独一节进行表述,产业政策方面明细提及要建设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包括5G、智慧城市和数字乡村等方面,预计将成为“新基建”的重要内涵。

▍大类资产配置策略:本次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确认了政府稳增长的决心,后续随着数据真空期的度过,预计将有更多宏观数据的披露验证经济的逐季改善,市场风险偏好也有望逐步获得提振。

历史上,局部战争并不会改变大类资产的原有发展趋势,而宽信用通常利好权益类资产的估值,因此,在当下,建议积极围绕稳增长配置风险资产,同时关注估值低位的品种。

大宗商品方面建议配置能源类和贵金属以对冲地缘因素的不确定性,同时增配稳增长明确利好的内需驱动型大宗商品,如黑色系。

对于债市而言,在货币政策维持宽松、宽信用逐步验证的环境下,利率上有顶、下有底、波动将放大,预计1年期MLF利率2.85%是十年国债利率的阶段性顶部,当前利率水平存适度参与的交易机会,后续需持续关注稳增长效果和持续性。

▍风险因素:海外地缘政治冲突加剧超预期,海外货币政策收紧快于预期,国内疫情反复超预期,宏观经济增长不及预期。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