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证券-固定收益专题研究:任何长端的暂时稳定都是下车机会-220305

《浙商证券-固定收益专题研究:任何长端的暂时稳定都是下车机会-220305(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商证券-固定收益专题研究:任何长端的暂时稳定都是下车机会-220305(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核心观点稳增长政策陆续出台,中短债调整幅度较大,长债表现相对较稳,背后主要逻辑是:“宽货币—>宽信用—>稳增长”是闭环,稳增长效果逐步兑现必然对宽货币政策形成一定约束,1-3年短端品种先于10年品种调整到位,长端利率估值水平只是暂时稳定,任何小波段都不值得留恋,即使增长数据兑现的周期较长,也不建议逆风而行。 建议投资者高度关注中短债的配置机会,今年纯债的最佳策略可能是中短端加杠杆,并在长端利率调整到位后增加5年关键期高等级品种。 策略上,牛市尾部建议淡化宏观方向博弈,并用绝对收益思路取代相对收益思路,主基调是静态制胜下,杠杆、骑乘、票息策略更占优,交易节奏可参考国债期货等技术指标。 牛市思维下左侧投资行为明显,稳增长并非周期上行,政策调整是一系列变量。 稳增长效果逐步兑现过程中,短端利率调整一定快于长端,长端利率调整早于经济数据和流动性较差的信用债。 因此若无久期要求,可在达到业绩基准目标后,高度关注并将仓位倾斜于1-3年期,同时可配置部分流动性较差的债券品种以获取静态收益,5年期以上仍然建议耐心等待。 稳增长逐步兑现前期,债市收益率曲线平坦化近期债市长短债表现分化,中短端上行幅度明显高于长端,主由稳增长对宽货币形成约束所致。 2月以来,债市有两波大的调整,第一波是2月21日,在广州房贷利率下调的背景下,地产预期扭转带动债市调整;第二波是3月1日PMI大幅超预期下,债市对于宽货币的期望下降带动利率快速调整。 具体来看,虽然在稳增长信号增多的背景下两轮利率均上行,但是长短端利率表现分化,长端利率上行幅度明显小于短端。 具体来看,在稳增长政策落地和银行向实体经济信贷投放需求加大对货币政策形成一定约束的背景下,短端利率先行调整,而长端在稳增长的持续性和效果暂时未显现的背景下仍旧保持相对稳定。 稳增长政策频发,但对稳地产效果的分歧仍然较强稳增长政策频发背景下,1月社融和2月PMI超预期带动市场对宽信用分歧逐步减弱,但整体分歧仍然较强,地产政策放松的力度决定了本轮利率调整的节奏和幅度。 自2021年12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经济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减弱”的三重压力后,稳增长政策频发,经济增长效果逐步显现。 首先,1月社融总量超预期,“信用底”已经验证;其次,伴随着地方债和专项债发行速度加快,基建在财政前置的政策导向下高频数据同比增速较高;再者,即使2月有冬奥会限产和生产淡季因素扰动,但在融资条件支持下,制造业PMI数据仍旧逆势增长,位于景气区间,且企业家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和新订单指数两大分项均超预期,继续验证宽信用效果落地;最后,地产作为稳增长的关键,在各地供给、需求、融资、投资松绑政策密集出台背景下,需求侧的地产销售面积和数量周度数据已经环比转正,但是2月房企拿地和销售同比数据仍旧较差带动市场宽信用分歧仍强。 风险提示:基本面超预期变动;政策超预期变动;俄乌战局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