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研报附件
国金证券-麻辣烫行业专题报告:赛道兼具大空间、高标准化,龙头复制能力强-220303.pdf
大小:2013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国金证券-麻辣烫行业专题报告:赛道兼具大空间、高标准化,龙头复制能力强-220303

国金证券-麻辣烫行业专题报告:赛道兼具大空间、高标准化,龙头复制能力强-220303
文本预览:

《国金证券-麻辣烫行业专题报告:赛道兼具大空间、高标准化,龙头复制能力强-220303(21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金证券-麻辣烫行业专题报告:赛道兼具大空间、高标准化,龙头复制能力强-220303(21页).pdf(21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基本结论麻辣烫为兼具大空间、高标准化程度的千亿级中式快餐品类,增长较稳定。

麻辣烫平价实惠,且风味足、有口味粘性,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2021年国内市场约1336亿元,在中式快餐中占比17.4%,2016~2021期间CAGR5.7%、略高于餐饮整体1.2pct,预计至2025E有望达1973亿元、2019~2025E期间CAGR7.1%,下沉市场、外卖为结构性增长点。

麻辣烫食材半成品比例高、制备简单,更易标准化,2021年连锁化率22.5%、高于餐饮整体约5pct,预计2025E有望提升至26.0%,较多数中式餐饮品类更易诞生大型连锁品牌。

龙头品牌采用“供应链-加盟商-消费者(S2B2C)”模式,输出供应链、管理能力达到快速复制,目前杨国福、张亮门店数均超5000家,先发优势明显。

龙头品牌输出品牌影响力、规模化供应链、管理能力,利用加盟商本地优势和自负盈亏的主观能动性快速拓店,主要赚取供应链(食材销售)和加盟费的钱。

龙头品牌加盟餐厅前期总投资约10~15万元,理论餐厅层面利润率约15%~30%,单店模型盈利能力较好。

龙头杨国福、张亮开店节奏相仿,门店数均超5000家、均以加盟为主,除两强外,行业门店数超500家品牌共6个,第三名品牌觅姐门店数约740家、与两强差距较大。

杨国福:麻辣烫第一品牌,汤底口味粘性、品牌知名度、供应链布局为竞争优势。

截至3Q21末,杨国福共有5783家餐厅,除3家自营外均为加盟,分布于国内31省和海外6国,国内一/二/三线及以下分别有582/2322/2594家,按商品交易额、门店数计算为国内中式快餐市占率第一(0.7%)品牌,公司计划2022~2024年国内每年新开至少1000家加盟餐厅。

公司独家汤底配方是品牌拥有长生命周期的重要支撑;品牌历经19年沉淀具有较高全国知名度,能持续吸引加盟商;四川自建工厂,核心底料、调味料均自产,向第三方因规模优势采购议价能力较强,供应链布局完善。

2021前三季度公司收入11.6亿元、归母净利2.0亿元,净利率16.9%、较2019年提升1.9pct,盈利能力在疫情中较同业表现更稳健。

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门店拓展、升级生产设施、升级信息系统、发展零售业务等。

投资建议麻辣烫为千亿级餐饮赛道,且标准化程度高,口味麻辣有粘性,更易培育出大体量连锁品牌,品牌主要赚取供应链的钱、经营杠杆较低,疫情冲击下盈利能力依然较稳健,建议关注拟港股上市的行业龙头杨国福麻辣烫。

此外以丸子为代表的速冻食品是麻辣烫供应链中重要食材,建议关注安井食品等。

风险提示品牌净拓店速度不及预期。

草根调研显示行业中部分品牌存在开店、关店双高情况,若净拓店速度不及预期、加盟商流动性过高将影响品牌收入增长。

品牌零售业务发展不及预期。

麻辣烫品牌多采用加盟模式,纯粹的ToC业务经验有所欠缺,且部分品牌新布局的零售产品竞争已较为激烈。

管理风险。

加盟商以小加盟商为主,个体经营能力差异较大,第三方管理公司也可能存在对品牌方管理方式执行不到位情况。

疫情反复风险,食品安全风险。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