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证券-华住集团~S-1179.HK-深度报告:好产品、强流量、高效率,护城河高筑-210801

《浙商证券-华住集团~S-1179.HK-深度报告:好产品、强流量、高效率,护城河高筑-210801(38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商证券-华住集团~S-1179.HK-深度报告:好产品、强流量、高效率,护城河高筑-210801(38页).pdf(38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报告导读华住为中国第二大及全球第九大酒店集团,为知名企业家季琦继创立携程和如家后的第三次创业成果。 公司以“品牌+流量+技术”的竞争优势高筑护城河,以管理加盟为主的商业模式快速扩张,发力高端市场、下沉三四线并加码国际化寻业绩增量。 后续疫情缓和及公司维持高展店速度将催化公司业绩向上。 投资要点顶级酒店集团,创始人掌舵华住为中国第二大及全球第九大的多品牌酒店集团,由知名企业家季琦于2005年创立。 2010年,公司预托股份于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公司于2020年赴港二次上市。 公司拥有23个知名酒店品牌,业务国际化。 截至2021Q2,公司在全球运营7126家酒店。 季琦为公司实际控制人,任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截至2021Q1持股30.9%。 酒店经营模式以管理加盟为主,营业利润率及净利率提升公司的酒店经营模式可分为三种:租赁及自有、管理加盟、特许经营,2020年末租赁及自有酒店、管理加盟酒店、特许经营酒店数量分别占酒店总数的11%、85%和4%。 加盟模式(管理加盟及特许经营)下,华住实现轻资产运营,加盟费为主要收入来源,公司无需承担开业前费用及租金,因而拥有更高的利润率。 公司营业利润率从2011年的4.5%提升至2019年的18.8%,净利率从2011年的5.0%提升至2019年的15.7%。 国内连锁酒店渗透率低于全球平均,低线城市潜力大锦江、华住、首旅为国内前三大连锁酒店集团,合计市占率自2016年稳定在40%左右。 2020年末,国内连锁酒店渗透率31.5%,仍低于全球41.9%的平均水平和美国72.9%的水平,考虑到单体酒店加盟,龙头酒店集团的市场份额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低线城市酒店数量大且渗透率低,潜力巨大。 根据盈蝶咨询截至2020.1.1的数据,除一线城市(北上广深)和副省级城市及省会城市(大连、青岛、宁波、厦门)外,其他城市酒店数量占比66%;其他城市酒店连锁化率仅为17%,低于一线城市的38%和副省级城市及省会城市的28%。 品牌、流量、技术三位一体,打造好产品、强流量、高效率(1)好产品:公司品牌矩阵丰富,涵盖经济型、中档、中高档及高档的23个知名品牌,并针对标准化程度和休闲/商务类别作区分。 公司旗下品牌市占率高,根据公司招股书援引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截至2019年12月31日,在全球上市的酒店集团的经济型酒店品牌中,汉庭酒店数量居第一,根据盈蝶咨询和中国饭店协会,截至2020年1月1日,按酒店客房数量计,华住旗下的全季在全国中端酒店排名第二,美居、桔子水晶在全国高端市场分别排名第四、第六。 公司单店的经营数据优,无论经济型还是中高端,公司酒店的RevPAR/入住率/日均房价都优于同行锦江酒店及首旅如家。 (2)强流量:公司打造华住会会员体系,公司会员数量2020年末达1.69亿,高于锦江的1.59亿及首旅的1.25亿。 根据易观,截至2021年4月,华住会APP月活用户数位居酒店服务类APP榜单第一名,约为其他九大酒店集团的2倍。 (3)高效率:公司技术基础设施及数字化举措完善,以技术赋能单体酒店,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的员工与客房比例低至0.17。 根据彭润《2018人力资源年度报告》,公司的人房比和人工成本率都远低于中端有限服务酒店和四星级、五星级酒店平均水平。 下沉三四线、加码国际化及发力高端市场寻业绩增量季琦于2019年世界大会提出“千城万店”目标,并争取在2022年底前实现,同时指出这一目标实现的关键在于下沉三四线。 公司三四线城市的待开业酒店数比重提升,截至2021Q1已达54%。 我们认为,华住的软品牌体系将助力其下沉,软品牌的单房投资更低,设计更具弹性,截至2021Q1软品牌酒店共1886家。 公司自2020年1月完成收购德国第一大本土酒店集团德意志酒店,加码国际化,德意志酒店拥有多个高端品牌,旗下施柏阁酒店在全球享有较高声誉。 此外,欧洲作为全球第一大旅游地,连锁率低于全球平均,市场潜力巨大。 公司亦与头部文旅运营商融创文旅达成战略合作,共同运营双方旗下部分高端品牌。 行业复苏,公司业绩存确定性催化剂我们认为,公司业绩的催化剂主要在于三个方面:(1)国内疫情好转,出行恢复,公司2020年新开门店将创造较高业绩贡献,尤其是租赁及自有门店存在较大业绩弹性。 (2)国际疫情缓和,疫苗持续推广,德国新冠疫苗接种率7月27日达61%,欧洲新冠疫苗接种率达48%,叠加华住利用其自身经验对德意志酒店进行整合,德意志酒店将创造更好的业绩表现。 (3)千城万店目标指引下,我们预计公司未来两年在国内的开店速度将维持较快水平,促进业绩释放。 盈利预测及估值我们选取A股公司锦江酒店、首旅酒店及美股公司万豪国际、洲际酒店、希尔顿酒店作为可比公司。 2021年,可比公司一致预测的PE水平为49.34x。 我们认为,相比美国市场,国内连锁酒店渗透率较低,国内龙头酒店集团通过加盟和收购继续扩张市场份额,估值具备提升空间。 华住以“品牌+流量+技术”的核心竞争优势筑高护城河,内生外延并举,业绩存在确定性催化,公司应拥有估值溢价。 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2、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5亿元、29.1亿元、40.8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54、0.89、1.25元/股,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54x、32x、23x。 我们给予公司2022年40倍PE,对应目标价42.77港元/股(按1港元=0.83元人民币计算)。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全球疫情反复,门店经营恢复不及预期;门店扩张速度不及预期;德意志酒店整合效果不及预期;酒店行业竞争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