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证券-固生堂-2273.HK-连锁中医医疗服务头部企业,创新模式未来可期-220303

《平安证券-固生堂-2273.HK-连锁中医医疗服务头部企业,创新模式未来可期-220303(2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安证券-固生堂-2273.HK-连锁中医医疗服务头部企业,创新模式未来可期-220303(22页).pdf(22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平安观点:固生堂为中医医疗服务的头部企业:固生堂已经在全国11座城市开设42家中医馆,通过开展互联网医疗,服务全国340个城市。 现聘请包括4名国医大师、7794名主任及副主任医师、5390名主治医师、6019名住院医师。 同时还建立了产地直采、名家验药的药品质量控制体系。 目前,固生堂已成为国内领先的中医连锁品牌。 2020年,在新冠疫情的负面影响之下,公司收入端仍然实现逆势增长,达到9.3亿元(+3.15%)。 2021H1公司收入端为6.0亿元,同比增速达到78.18%,实现快速增长,走出疫情的影响。 国家重视中医中药发展,需求快速释放推动行业增长:国家重视中医药行业,政策密集出台为行业发展提供支持。 2021年12月由国家医保局发布的《关于医保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对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强调了医保对中医药发展的支持。 中医药行业历史悠久,居民认知度的提升推动需求快速增长。 2019年,我国中医医院诊疗人次数达为5.86亿,增速为6.9%。 根据沙利文的估算,2019年我国中医诊疗人次数总为11.64亿,渗透率为13.3%。 且其预测,到2030年,我国中医的诊疗人次数将达到19.77亿,渗透率达到19.6%。 供应端看中医药行业医生供不应求,医疗资源供应与需求产生错位,线上与线下结合或为中医药供应端问题的最优解。 2019年,每名中医师接待的门诊人次为每日13.1人,较一般医师每日的门诊人次高45.6%,表明中医师的供不应求。 我国中医院仅能获得1%的中医医疗资源,但需满足37%的患者需求。 加强线下及线上业务的互动。 利用互联网平台,医疗服务机构可把其服务范围扩大至线上客户,同时利用互联网平台,连接更多资深的中医师,从而实现资源的均衡分配。 线上线下高效结合,搭建中医OMO平台:公司搭建中医OMO平台(Online-Merge-Offline),从而解决传统中医诊疗方式客户触达受限、不同区域间医师资源不平衡、客户随访和长期健康管理不便等痛点。 一方面,公司线上医疗健康服务的发展助力其更有效地使用医疗资源和扩大客户覆盖范围。 另一方面,公司得以根据线上医师及客户活跃度指标,策略性地选择城市扩大线下覆盖率。 固生堂线下的中医馆数量为42家,公司高效且标准化的管理模式,带来企业高质量的扩张。 疫情前,仅考虑门店的内生情况,除无锡以外各地区均实现增长。 其中上海、广州、佛山和苏州地区的增速分别达到了70.75%、34.70%、33.28%和39.03%。 强大的获医能力与充足的医师资源保障公司扩张:固生堂通过与知名大学建立合作机制、与三甲医院建立合作关系、吸纳退休的优秀医生、聘请国医大师,并通过其口碑吸引医生人才等一系列方式获医。 同时公司通过市场化的考核机制和医师持股建立合伙人机制留住优秀的医生人才。 医生资源的丰富储备提升了固生堂的口碑,引流效果明显。 公司的复诊率一直快速提升,从2018年的50.9%提升至2021H1的61.5%,共提升了10.6个百分点。 盈利预测与评级:固生堂为我国中医连锁的头部品牌,公司线下诊所通过标准化管理带来高质量扩张,线上问诊与患者管理结合,提升患者服务体验,打破医生的地域限制。 强大的获医能力与充足的医师资源构建公司的核心护城河,保障公司扩张并引流患者。 综合考虑公司内生与外延的成长,我们认为公司2021-2023年的EPS分别为-1.43、0.94和1.36元。 首次覆盖,我们给与公司“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扩张不达预期的风险:公司的成长与扩张进度密不可分,扩张具有一定不确定性,低于预期将影响公司业绩。 疫情反复风险:公司业务主要为医疗服务,疫情反复或带来监管政策趋严,从而影响公司业务开展。 医患纠纷风险:公司业务主要为医疗服务,若出现医患纠纷,或对公司口碑带来短期影响从而影响公司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