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中信证券-菱电电控-688667-2021年业绩快报点评:费用有所上升,蓄力长期发展-220302

上传日期:2022-03-02 16:17:01 / 研报作者:李景涛尹欣驰李子俊 / 分享者:1002694
研报附件
中信证券-菱电电控-688667-2021年业绩快报点评:费用有所上升,蓄力长期发展-220302.pdf
大小:272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中信证券-菱电电控-688667-2021年业绩快报点评:费用有所上升,蓄力长期发展-220302

中信证券-菱电电控-688667-2021年业绩快报点评:费用有所上升,蓄力长期发展-220302
文本预览:

《中信证券-菱电电控-688667-2021年业绩快报点评:费用有所上升,蓄力长期发展-220302(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菱电电控-688667-2021年业绩快报点评:费用有所上升,蓄力长期发展-220302(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2022年2月25日晚公司发布2021年业绩快报,2021年实现营收8.35亿元,同比+9.5%;实现归母净利润1.38亿元,同比-12.3%。

其中4Q21实现营收2.36亿元,同比-5.3%,归母净利润为0.17亿,同比-69.1%,业绩有所承压,主要系因股权激励费用及研发费用上升。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汽车EMS(发动机管理系统)供应商,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开始打破博世、德尔福等外资供应商的垄断地位,进入新能源、乘用车市场。

根据其业绩快报,我们下调公司2021年净利润预测至1.38亿元(原预测为1.73亿元),考虑到行业缺芯、原材料价格维持高位等不利因素仍在,我们下调公司2022/23年净利润预测至3.01/4.21亿元(原预测为3.24/4.38亿元)。

考虑到公司国内商用车EMS龙头地位以及乘用车EMS领域扩张带来的第二成长曲线,给予2022年35倍PE,下调目标价至204元,维持“买入”评级。

▍2021Q4业绩承压,费用显著提升。

2月25日晚公司发布业绩快报,2021年实现营收8.35亿元(未经审计,下同),同比+9.5%;实现归母净利润1.38亿元,同比-12.3%。

其中,第四季度实现营收2.36亿元,同比-5.3%,归母净利润为0.17亿,同比-69.1%,下滑明显,低于市场预期。

公司盈利较上年有所下滑,主要原因一方面系商用车行业景气度下滑,且行业芯片供应紧张、成本上升;另一方面,公司在2021年加大研发投入,研发费用(不含股权激励费用)较上年增加0.35亿元,同时为了保持人才队伍稳定,实施了股权激励计划,期末计提股权激励相关费用0.22亿元。

▍汽油EMS积累深厚,N1市场竞争力突出。

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在汽车EMS领域深耕,重视研发投入,2018-2020年研发费用率均超6%,其中2020年研发支出为0.47亿元,研发费用率为6.2%,远超竞争对手。

公司共有技术研发人员286人,占比达66.1%。

公司参与和承担了多个国家863科研计划项目,并取得二十余项发明专利,成功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发动机管理系统,实现了汽车动力电子控制系统的国产化。

除技术升级外,公司还具备快捷响应与服务优势,在“大吨小标”和“国六升级”政策背景下,N1市场汽车机占比有望提升,规模持续扩容。

预计公司作为国内仅有的获得汽油车“国六”车型公告的两家自主品牌之一,将望显著受益。

▍进军新能源等领域,布局新成长曲线。

1)汽车:我们预计到2025年,我国乘用车新车平均燃料消耗量将达到每百公里4.0L,主机厂将对燃油、混动车型节油性能将提出更高要求。

报告期内,公司设立北京研发中心和光谷研发中心,推动产品由燃油EMS向纯电和混动方向拓展。

混动EMS产品多采用GDI方案,相较于传统PFI方案(约1300元)将带来约1200元单车价值量的提升;MCU、GCU、VCU和T-box等新能源动力控制、网联化新产品将大幅提升公司单车配套能力(共计4500元以上)。

2)摩托车:2014年以来,国内250cc以上摩托车销量始终处于快速上升通道,7年CAGR超过49%,2021年实现销量33.3万辆,同比增长66%,上升势头进一步抬升。

公司摩托车EMS产品持续升级,相关配套产品有望深度受益。

▍风险因素:国内乘用车销量不及预期;国内轻卡销量不及预期;公司新客户拓展不及预期;公司新产品开发不及预期。

▍投资建议:公司是国内领先的商用车汽车EMS(发动机管理系统)供应商,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开始打破博世、德尔福等外资供应商的垄断地位,进入新能源、乘用车市场。

公司产品的市场空间也从22亿元(商用车汽油轻卡)拓展至600亿以上(对应乘用车EMS300亿以上+VCU、GCU和MCU等300亿以上)。

根据其2021年业绩快报,我们下调公司2021年净利润至1.38亿元(原预测为1.73亿元);考虑到行业缺芯、原材料价格维持高位等不利因素仍在,我们下调公司2022/23年净利润预测至3.01/4.21亿元(原预测为3.24/4.38亿元)。

公司是国内商用车EMS龙头,突破乘用车EMS领域,成长空间显著打开,且公司未来3年盈利复合增速预测达39%,我们认为公司的合理估值为2022年35倍PE,下调目标价至204元,维持“买入”评级。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