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欣旺达-300207-重大事项点评:获上汽定点&产能加速扩张,动力成长可期-220302

《中信证券-欣旺达-300207-重大事项点评:获上汽定点&产能加速扩张,动力成长可期-220302(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欣旺达-300207-重大事项点评:获上汽定点&产能加速扩张,动力成长可期-220302(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公司子公司欣旺达汽车电池近日收到上汽集团HEV项目定点通知,同时拟投资120亿元在珠海新建30GWh动力电池项目,产能正加速扩张,预计公司未来将伴随大客户逐渐放量实现动力电池业务的高速增长。 中长期看,公司是消费电池PACK全球龙头,其后布局电芯业务并实现快速成长,有望进入全球大客户供应体系;同时公司积极推进动力电池业务,与雷诺-日产、沃尔沃、吉利、广汽、上通五、小鹏、上汽等开展合作,我们预计2022年其客户结构将进一步改善。 公司消费和动力电池业务双轮驱动,稳步发展。 维持公司目标市值860亿元,对应目标价50元/股,继续推荐,维持“买入”评级。 ▍事项:公司3月1日晚间发布公告,子公司欣旺达汽车电池收到上汽集团HEV项目定点,同时拟投资120亿元在珠海新建30GWh动力电池项目。 对此,我们点评如下:▍客户定点再下一城,产能加速扩张。 公司发布公告称,子公司欣旺达汽车电池近日收到上汽集团关于ZS12MCEHEV项目的定点通知,为该项目供应动力电池总成产品,这是继2021年公司陆续获得东风、广汽、吉利、上汽通用五菱等动力电池项目定点以来,获得的又一国内大客户定点。 在2月24日公司发布的欣旺达汽车电池增资公告中,上汽金石参与增资,出资1亿元,持股0.8045%,本次获得上汽定点,体现出公司与客户之间的协同效应。 公司同时公告了欣旺达汽车电池拟与珠海市政府签署协议,计划投资12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约100亿元),建设30GWh动力电池项目,用于生产动力电池电芯、电池模组、电池系统产品,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公司动力电池的产能规模,保障下游客户需求,未来公司有望伴随大客户逐渐放量实现动力电池业务的快速增长。 ▍引入19家企业,合计增资欣旺达汽车电池24.3亿元。 公司2月24日公告称,同意和谐海河、车和家、SkyTop、蔚瑞投资等共19家企业,以合计24.3亿元货币资金增资子公司欣旺达汽车电池,认购约12.37亿元的新增注册资本,剩余增资款计入资本公积。 根据我们测算,欣旺达汽车电池公司投后估值约为125亿元,公司子公司欣旺达惠州持有欣旺达汽车电池的股权比例由71.53%变更为约57.55%,公司仍将控股欣旺达汽车电池。 根据天眼查数据,本次增资多家参与机构为公司上下游供应链企业,涵盖车企、材料企业等,我们认为本次增资完成后,将有利于欣旺达汽车电池补充经营资金,优化财务结构,增强抗风险能力,满足公司汽车动力电池业务战略发展需求,符合公司投资规划及长远利益。 ▍拟投资200亿元,加码动力及储能电池产能。 公司于2021年12月14日公告称,拟以子公司欣旺达汽车电池成立项目公司,投资200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约150亿元)在枣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年产能30GWh动力电池、储能电池生产线及相关配套设施。 根据公司测算,达产后将实现年产值约200亿元。 我们预计一期项目10GWh将在2023年投产,满足下游客户需求。 此前公司还公告,拟在南昌投资200亿建设动力电池项目,四期项目分别建设4/10/16/20GWh电芯+pack项目,其中一二期计划分别于2021年和2022年实施。 公司动力及储能电池产能正在加速扩张,有利于满足下游客户需求,出货量有望进一步增长。 ▍与川恒股份合资,布局上游原材料。 公司2021年12月3日公告称,拟出资1.47亿元(持股49%)与川恒股份(出资1.53亿元,持股51%)合资设立恒欣矿业,合资公司主营磷矿、锂矿及深加工业务。 同时,公司与川恒股份拟出资70亿元建设瓮安县“矿化一体”新能源材料循环产业项目,分两期建设,各期分别投资35亿元,建设30万吨/年电池用磷酸铁生产线、20万吨/年食品级净化磷酸生产线、3万吨/年无水氟化氢生产线及配套装置项目。 本次公司与川恒股份共同投资建设瓮安县“矿化一体”新能源材料循环产业项目,旨在整合各方优势资源,充分发挥公司在锂电池领域的技术研发优势及川恒股份的磷矿资源和行业领先的化工生产技术优势,保障公司上游低成本、优质的原材料供应,降低原材料价格波动对公司的不利影响,增强公司抗风险能力和盈利能力。 ▍风险因素:动力电池产能投产不及预期;客户拓展不及预期;消费电芯自供率不及预期。 ▍投资建议:维持公司2021/22/23年净利润预测为8.60/18.14/25.01亿元,对应EPS预测为0.50/1.06/1.45元,现价对应PE为73/34/25倍。 中长期看,公司是消费电池PACK全球龙头,其后布局电芯业务并实现快速成长,有望进入全球大客户供应体系;同时公司积极推进动力电池业务,与雷诺-日产、沃尔沃、吉利、广汽、上通五、小鹏、上汽等开展合作,我们预计2022年其客户结构将进一步改善。 公司消费和动力电池业务双轮驱动,稳步发展。 我们预计公司传统消费类业务/消费电芯业务2022年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5/9亿元,参考行业可比公司,分别给予2022年20/30倍PE,动力业务参考可比公司给予2022年6倍PS,维持公司目标市值为:170亿元(传统消费)+270亿元(消费电芯)+420亿元(动力电池)=860亿元,对应目标价50元/股,继续推荐,维持“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