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金证券-新股专题覆盖报告:康冠科技、莱特光电、理工导航-220228

《华金证券-新股专题覆盖报告:康冠科技、莱特光电、理工导航-220228(20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金证券-新股专题覆盖报告:康冠科技、莱特光电、理工导航-220228(20页).pdf(20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新股专题覆盖报告旨在针对近日询价上市公司进行简单的研究梳理)投资要点◆本期共有3家公司公布询价,3月2日(周三)有1家主板公司“康冠科技”询价;3月3日(周四)有2家科创板上市公司询价,分别为“莱特光电”和“理工导航”。 ◆康冠科技(001308):公司从事智能显示行业27年,是一家专注于智能显示领域的设计生产企业,主要业务为智能显示产品的研发、生产以及销售,主要产品包括商用领域的智能交互显示产品、家用领域的智能电视等。 公司2019-2021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70.3亿元/74.1亿元/118.9亿元,YOY依次为2.62%/5.44%/60.36%,三年营业收入的年复合增速20.2%;实现归母净利润5.3亿元/4.8亿元/9.2亿元,YOY依次为33.78%/-8.67%/90.38%,三年归母净利润的年复合增速32.5%。 根据公司初步测算,2022Q1预计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50.29%至71.71%。 投资亮点:1、公司是国内乃至于全球的智能显示行业龙头之一,已经奠定了自己在行业内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根据FutureSource数据统计,2020年度公司智能交互平板在生产制造型供应商中的海外出货量全球排名第一;根据洛图科技数据统计,2020年度及2021年度公司智能电视在生产制造型供应商中的出货量全球排名第五;同时,在会议平板细分市场,根据DISCIEN数据统计,2020年公司智能交互显示平板自有品牌“皓丽(Horion)”在国内会议平板市场出货量中排名第二位。 2、规模化生产及规模化采购有望显著增强公司成本优势。 自2014年起连续8年保持50亿元以上的经营规模,大规模的生产体量支撑了公司规模化的采购,增强了公司对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3、公司产品主要出口亚太、拉美、中东、非洲等地,有望受益于当地对于智能显示产品需求的高速增长。 比较来看,东南亚、中东、拉美、非洲等市场对智能电视的需求增长较快,智能电视普及率逐年提升,并有望复制欧美及中国市场的电视智能化及大屏化增长路径。 同行业上市公司对比:公司同行业上市公司主要有视源股份、鸿合科技、兆驰股份、冠捷科技和康冠科技等。 以上述公司来看同行业情况,当前行业平均收入规模(前三季度)为221.32亿元,平均市值为236.4亿元,平均PE-TTM(剔除负值/算术平均)为20.3X;而假设以与公司产品更为相似的视源股份和鸿合科技来看同业,同行业上市公司平均PE-TTM为33.3X。 比较来看,公司收入规模是略低于参照的行业平均水平,但公司的毛利率是位于行业中位数的、且公司净利率是略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莱特光电(688150):公司主要从事OLED有机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公司OLED有机材料产品包括OLED终端材料和OLED中间体。 公司目前量产的OLED终端材料主要为发光层材料中的RedPrime材料和空穴传输层材料;OLED中间体则是生产OLED终端材料的前端产品。 公司2019-2021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02亿元/2.75亿元/3.37亿元,YOY依次为79.47%/36.09%/22.59%,三年营业收入的年复合增速44.1%;实现归母净利润0.66亿元/0.71亿元/1.09亿元,YOY依次为844.91%/7.37%/54.55%。 经公司初步测算,2022Q1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0.15%至13.96%。 投资亮点:1、公司是国内稀缺的OLED有机终端材料上市公司。 在OLED终端材料方面,由于技术和专利壁垒较高,目前主要的生产厂商为UDC、德国默克、杜邦公司、出光兴产、LG化学、德山集团等国外厂商公司。 国内A股上市公司中仅有奥来德从事OLED终端材料的生产销售。 2、公司已经全面进入国内面板厂商的供应链体系。 OLED面板厂商对OLED有机材料供应商的选取极为严格,供应商导入通常需要2-3年时间,需要经过资质审查、材料评测和材料认证等多个环节。 国外竞争对手凭借先入优势已经覆盖了国内外主要的OLED面板厂商;而公司凭借产品优势、成本优势以及服务优势,在多次迭代中获得了客户的长期认可,已经全面进入国内面板厂商的供应链体系。 目前,公司已实现批量供货的客户包括京东方、华星光电、和辉光电,建立了较高的客户壁垒。 3、从保障产业链安全的角度,国内OLED有机材料进口替代述求高。 OLED有机材料是OLED面板的核心组成部分,由于国内OLED产业起步较晚,产业配套不完整,因此国内OLED面板厂商在初期使用的OLED有机材料主要为国外材料,而国外材料供应商凭借其垄断优势拥有较强的议价能力,造成了OLED有机材料成本居高不下,极大地压缩了国内面板厂商的定价空间,制约了国内面板厂商参与全球化的竞争。 同时,在全球贸易摩擦不确定性增强的情况下,严重依赖国外材料也对国内面板厂商未来的发展形成了较大的不确定性。 同行业上市公司对比:同行业公司主要有奥来德、瑞联新材、万润股份、濮阳惠成等;其中,同处于OLED终端材料业务的上市公司为奥来德,其余几家上市公司都是从事OLED中间体材料。 同行业平均水平来看,平均收入规模(前三季度)为14.3亿、平均市值为93.5亿;平均PE-TTM(剔除负值)为30.85X。 比较来看,公司收入体量和销售毛利率情况与同处于OLED终端材料领域的奥来德更为相当。 ◆理工导航(688282):公司主要从事惯性导航系统及其核心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并基于自有技术为客户提供导航、制导与控制系统相关技术服务。 公司的主要产品及服务包括惯性导航系统、惯性导航系统核心部件、其他零部件和技术服务等,产品主要用于远程制导弹药等武器装备;与此同时,公司在立足军工的同时逐步向民用领域拓展市场。 公司2019-2021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26亿元/3.06亿元/3.18亿元,2019-2021年YOY依次为143.84%/35.38%/4.01%,三年营业收入的年复合增速50.9%;实现归母净利润0.67亿元/0.71亿元/0.73亿元,2019-2021年YOY依次为212.18%/6.83%/2.55%,三年归母净利润的年复合增速50.7%。 经公司初步测算,2022Q1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87.88%至166.16%。 投资亮点:1、经过长期的技术积累,公司已经在国内惯性导航领域处于领先水平,得到了军方等客户的高度认可。 公司核心管理团队自上世纪90年代起参与我国首个型号远程制导火箭弹导航控制模块的研发工作,在国内首次解决了惯性导航系统长期免标定的技术难题。 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公司拥有6项国防发明专利和24项软件著作权,形成了16项核心技术。 目前,公司自主研发的惯性导航控制系统经过数十年的技术积累,得到军方等客户的高度认可,产品广泛应用于复杂战场环境下的飞行器导航;其中,在远程制导弹药领域公司处于国内领先地位,2020年10月,公司以第一名成绩成为军方某型改进惯性定位导航装置项目的唯一中标单位。 2、公司多款惯性导航系统产品已定型,预计将受益于我国强军战略。 公司目前已有三款定型的惯性导航系统产品用于我军现役武器装备,定型时间分别为2013年、2016年和2019年,部分产品定型时间较短,预计上述定型产品将会持续产生采购需求。 与此同时,公司有某型改进惯性定位导航装置已经中标为研发单位,DHN-M060S型惯性定位导航装置也正处于方案设计阶段,预计未来将陆续为公司军品业务带来增量收入。 3、公司积极开拓民品市场,已研发出适用于无人机、无人船只、自动驾驶、能源勘采、测绘等各类应用场景的产品,公司成长天花板有望被打开。 同行业上市公司对比:与公司产品及应用领域具有较强相关性的同行业公司主要有航天电子、北方导航、星网宇达、晨曦航空和赛威电子等。 同行业平均水平来看,平均收入规模(前三季度)为29.0亿、平均市值为132.4亿;平均PE-TTM(剔除负值)为89.32X。 由于惯性导航系统在航天电子、北方导航等上市公司中收入占比较小,因此,简单比较来看,公司收入体量要明显小于行业平均水平;而从销售毛利率对比来看,公司则与行业平均水平基本相当。 ◆风险提示:已经开启询价流程的公司依旧存在因特殊原因无法上市的可能、公司内容主要基于招股书和其他公开资料内容、同行业上市公司选取存在不够准确的风险、内容数据截选可能存在解读偏差、具体上市公司风险在正文内容中展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