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证券-金博股份-688598-光伏热场放量,新兴业务蓄势-220227

《平安证券-金博股份-688598-光伏热场放量,新兴业务蓄势-220227(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安证券-金博股份-688598-光伏热场放量,新兴业务蓄势-220227(5页).pdf(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事项:公司发布2021年报,实现营业收入13.38亿元,同比增长213.7%,归母净利润5.01亿元,同比增长197.3%,扣非后净利润4.6亿元,同比增长215.3%,EPS6.25元。 2021Q4,公司实现营收4.5亿元,同比增长225.7%,归母净利润1.67亿元,同比增长206.9%。 拟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2.5元(含税)。 平安观点:碳基复合材料出货量大幅增长,推动业绩高增。 2021年,公司先进碳基复合材料销量1553吨,同比增长246.36%,单公斤收入约860元,同比下降约8%,销量的大幅增长推动公司收入规模的快速增长。 2021Q4,公司的碳基复合材料销量和产量分别约536吨、519吨,对应的单公斤收入约840元。 截至2021年底,公司在手订单金额为9.73亿元(含税)。 毛利率略有下降,规模效应导致费用率大幅降低。 2021年公司整体毛利率57.27%,同比下降5.67个百分点,主要由于碳基复合材料产品价格的下降以及成本端的上升。 如上所述,2021年单公斤价格下降约8%;2021年单公斤成本约368元,同比上升约6%,其中,单位直接材料成本上升较为明显,而单位人工和制造费用则小幅下降。 碳纤维是公司主要的原材料,根据披露数据,2021年1-9月,公司的碳纤维采购平均单价为19.96万元/吨,较2020年平均采购单价17.47万元/吨上涨14.28%。 从费用端看,收入规模的快速增长对费用率起到摊薄效果,2021年销售、管理、研发、财务合计的费用率15.4%,同比下降5.1个百分点;2021年与股权激励相关的费用约5700万元,占总收入的4.2%,剔除股权激励费用的影响,公司综合费用率下降幅度更为明显。 持续扩充产能,巩固龙头地位。 2021Q4公司产量已超过500吨,估计到2021年底公司碳基复合材料总产能已达到2000吨左右。 根据公司定增方案,后续拟发行股份不超过1200万股,募集资金不超过31.03亿元,主要用于建设年产1500吨高纯大尺寸先进碳基复合材料产能扩建项目等;本次募投扩产项目产品主要用于N型硅片领域,产品纯度更高、尺寸更大,相较于P型硅片领域,其对于纯化工艺的要求更高(更多纯化设备,更长纯化时间等)。 随着后续定增募投项目投产,公司整体产能将进一步大幅增长,且有望在N型硅片用碳基复合材料方面占据先发优势。 客户结构均衡,硅片技术迭代推升热场需求。 2021年,公司前五大客户分别为上机数控、中环股份、隆基股份、晶科能源和晶澳太阳能源,均为国内头部的单晶硅片企业,单一客户占公司总收入的比例不超过16%,前五大客户合计收入占比64.8%,同比下降12个百分点,表明公司客户结构更为均衡。 从需求端看,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预测,大尺寸硅片渗透率将加速提升,2022年182、210硅片合计的份额有望达到75%,同比增长约30个百分点;另外,N型硅片的需求也将加速提升,2022年N型电池渗透率有望达到13%,同比提升约10个百分点;这些产业趋势将推升碳碳热场的新增和改造需求。 拓展应用领域和产品种类,打造新的增长点。 目前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光伏领域晶硅制造热场系统,基于公司在碳基材料通用底层技术、制备机理、基础装备等方面的技术积累和持续研发,正逐步扩大在半导体、高温热处理领域的应用,拓展在氢燃料电池、摩擦制动等领域的应用。 2021年,公司投资成立成立全资子公司湖南金博氢能科技有限公司、湖南金博碳陶科技有限公司,以拓展在氢能、摩擦制动领域的市场应用,目前已完成部分新工艺的研发,并已启动相关新产品的验证工作,未来氢能、摩擦制动产品有望成为公司新的增长点。 投资建议。 考虑供给和需求端情况,小幅调整盈利预测,预计2022-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6.88、8.97亿元(原预测值6.58、8.75亿元),EPS为8.57、11.19元,动态PE32.5、24.9倍。 碳基复合材料在光伏等诸多领域的成长空间较大,公司在碳基复合材料领域竞争力突出,维持公司“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1)光伏行业需求受绿色政策、宏观经济、新冠疫情等诸多因素影响,存在光伏新增装机不及预期的风险。 2)公司正积极开拓氢能、碳/陶等业务,存在不及预期的风险。 3)目前光伏用碳基复合材料参与者较少、竞争格局较好,如果公司不能持续保持和扩大竞争优势,当前较高的毛利率水平可能难以维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