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塔证券-汽车行业:材料持续涨价,中下游厂商普遍承压-220225

《红塔证券-汽车行业:材料持续涨价,中下游厂商普遍承压-220225(1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红塔证券-汽车行业:材料持续涨价,中下游厂商普遍承压-220225(12页).pdf(12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1月全国新能源汽车终端市场持续保持高景气度,产销同比仍然较高增幅,当月销量达到43.1万辆,同比去年同期增长140.79%。 而从渗透率来看,1月单月渗透率达到17.03%,较上月小幅下降约2个百分点。 由于上游原材料持续涨价,叠加补贴退坡和持续缺芯的多重影响,终端整车主机厂大多选择提价应对,而这会对后续新能源汽车的终端销量产生不利影响。 此外,由于在车型级别较低的产品上动力电池成本占比较高,因而其受到上游锂电相关材料持续涨价的压力也更大,所以部分车企可能会选择停止接收这一类产品的订单,而考虑到此前这一部分车型在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销量占比较大,可能会对全国整体新能源汽车市场产生一定冲击。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双积分政策对于企业生产和销售新能源汽车产生的推动作用,以及下游持续高涨的需求仍然存在,车企需要在提价保证单车盈利(或减少单车亏损)和涨价导致需求降低之间,找到合适的平衡点,从而保证企业整体的盈利能力最大化。 综合以上情况来看,尽管原材料价格的高企和供应紧张的局面共同作用下,可能会为后续新能源汽车适当降温,但出于终端对于新能源汽车的需求仍然比较旺盛的情况考虑,我们认为后续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景气度虽会下降,但仍将保持在较高水平。 上游材料整体仍然处于涨价阶段。 锂矿:目前下游新能源汽车需求仍然旺盛,供应紧张的局面仍然难以缓解,从而持续推高锂价。 正极:在上游材料涨价和下游需求旺盛的双重推动下,正极材料价格再次突破前期的短期平台阶段,开始快速涨价。 由于目前下游需求持续旺盛,产业链各厂商大多为了优先保证供应的量,从而只能在价上作出妥协,进一步推高了相关产品的价格,预期后续涨价仍将持续。 电解液:原料方面,由于六氟磷酸锂原料价格暴涨,叠加产能不足,后续六氟价格下行可能性较小;溶剂供应较为宽松;添加剂价格较为稳定,VC传统大厂产能持续爬坡,加上新进厂家陆续投产,使得供应持续增加。 综合以上因素,整体导致电解液价格没有明显波动。 隔膜:供需两端来看,隔膜是锂电材料中相对平衡的一项,且其他材料的涨价逻辑大多是上游锂矿相关资源的涨价,这一因素对于隔膜来说影响不大,因此隔膜价格的历史情况和未来预期都基本保持平稳。 风险提示1、上游材料持续涨价2、下游需求出现萎缩3、新技术突破导致技术路径发生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