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达证券-中国海洋石油-0883.HK-回A首发获批,中海油享估值修复+业绩弹性-220225

《信达证券-中国海洋石油-0883.HK-回A首发获批,中海油享估值修复+业绩弹性-220225(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达证券-中国海洋石油-0883.HK-回A首发获批,中海油享估值修复+业绩弹性-220225(5页).pdf(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事件一:俄罗斯总统普京在2022年2月24日清晨发表电视讲话说,决定在顿巴斯地区发起特别军事行动。 俄乌冲突升级推动国际油价大幅上涨。 2022年2月24日,油价自2014年9月以来首次超过100美元/桶。 事件二:2021年9月26日,中海油发布公告称,公司拟进行人民币A股股份发行,计划发售不超过26亿的人民币股,占公告日公司股本的5.82%,占发行完成后公司股本的5.50%,允许超额配股,超额配股不超过初始规模的15%。 2022年1月13日,公司披露A股招股说明书申报稿,根据申报稿,此次A股发行募集资金350亿元,将用于圭亚那Payara油田开发项目、流花11-1/4-1油田二次开发项目、圭亚那Liza油田二期开发项目、陆丰油田群区开发项目、陵水17-2气田开发项目、陆丰12-3油田开发项目、秦皇岛32-6/曹妃甸11-1油田群岸电应用工程项目、旅大6-2油田开发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2022年2月24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第十八届发行审核委员会2022年底20次发审委会议中,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首发)获审核通过。 点评:东欧地缘政治危机升级,OPEC+及美国原油供给弹性下降,油价中枢将长期处于高位。 俄罗斯总统普京授权在顿巴斯地区进行特别军事行动,美国、欧洲等对俄罗斯实施经济制裁,包括制裁北溪-2号项目运营公司等,目前尚未对俄罗斯原油采取制裁措施。 我们认为,油气上游资本开支长期不足导致产能紧缺,拜登对页岩油支持力度有限,但全球在2022-2025年原油需求还在增长,全球将长期面临原油紧缺,我们认为2022年是油价上行的拐点,未来几年油价将长期处于高位,油价中枢抬升,建议配置低估值+高股息方向,提前布局油气上游油田板块。 横纵双向估值底部,公司股价存大幅修复空间。 在2010-2020年油价大周期中,中海油PE基本处于9-13倍,低于国内外可比同行平均水平,我们认为公司2021-2023年估值将处于3-5倍,也远低于自身历史估值。 从横向和纵向对比来看,公司存在大幅估值修复空间。 另外,相比其他石油公司,公司在穿越油价大周期中展现出了更强的盈利性、较弱的波动性和更优秀的资产质量。 高股息领先同行,绝对收益优质标的。 公司近十年平均股息率为5.2%,在国内外同行中处于较高水平。 2022-2024年,公司表示全年股息支付率将不低于40%,绝对值不低于0.70港元/股(含税),以1月24日收盘价计算的股息率达7.5%,超越历史最高水平。 考虑2021年为公司上市二十周年,公司将在2021年普通股息的基础上加派特别股息。 此外,公司还计划于2022年进行股票回购,此举将进一步提升公司股票估值。 增量降本势在必行,公司内在价值凸显。 产量方面,2022-2024年,公司油气净产量目标将分别达600-610、640-650和680-690百万桶油当量,年增速在6-7%左右。 到2025年,公司计划日产量目标达到200万桶,年度净产量目标达730百万桶油当量,油气产量增长将带动公司业绩规模进一步扩大。 成本方面,2021年H1,公司桶油成本为28.98美元,与布油价差达36美元。 在有效的成本管控下,除了2015、2016、2017受油价低位运行影响和2020年受疫情影响以外,布伦特原油价格与中海油桶油成本的价差均在34美元以上,能够带来充分的盈利空间。 资本开支方面,在景气回升+政策加码背景下,公司预计2021年完成资本开支最低计划目标900亿元,完成度达到100%,高于2018年同油价水平下的资本开支完成度(89%)。 2022年,中海油的资本支出预算为900-1000亿元。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鉴于原油供应短缺形势加剧,OPEC+产油国增产不达预期,拜登政府对页岩油支持力度有限,我们调高油价及盈利预测。 我们预测公司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05.758、843.51和1008.86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82.8%、19.5%、19.6%,EPS分别为1.58、1.89和2.26元/股,按照2022年2月24日收盘价对应的PE分别为5.20、4.35和3.64倍。 考虑到公司受益于原油价格攀升和产量增长,2021-2023年公司业绩增长提速,估值处于历史绝对底部,并明显低于行业水平,且享受高股息,我们维持对公司的“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疫情反复、经济波动和油价下行风险;公司增储上产速度不及预期风险;经济制裁和地缘政治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