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中信证券-和而泰-002402-2021年年报点评:汽车与储能业务突破,平台能力凸显-220224

上传日期:2022-02-24 11:00:27 / 研报作者:黄亚元付宸硕 / 分享者:1005672
研报附件
中信证券-和而泰-002402-2021年年报点评:汽车与储能业务突破,平台能力凸显-220224.pdf
大小:269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中信证券-和而泰-002402-2021年年报点评:汽车与储能业务突破,平台能力凸显-220224

中信证券-和而泰-002402-2021年年报点评:汽车与储能业务突破,平台能力凸显-220224
文本预览:

《中信证券-和而泰-002402-2021年年报点评:汽车与储能业务突破,平台能力凸显-220224(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和而泰-002402-2021年年报点评:汽车与储能业务突破,平台能力凸显-220224(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2021年公司实现营收59.86亿元,同比增长28.3%,其中控制器业务实现收入57.75亿元,同比增长23.77%,业绩增长稳健;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5.53亿元,同比增长39.73%;公司毛利率逐渐企稳回升至20.97%,降本增效成果凸显,期间费用率同比下降2.18pcts,驱动净利率同比提升1.36pcts至10.37%。

我们认为,公司作为全球领先的控制器龙头,传统业务优势显著,汽车电子、储能等业务将迎来快速发展,射频芯片业务长期趋势向好,在综合竞争力提升、产品结构优化和宏观因素冲击减弱背景下,毛利率有望进一步改善,盈利水平不断提升。

我们预计公司2022年归母净利润将达7.31亿元,给予2022年40xPE,上调目标价至32元,维持“买入”评级。

▍全年业绩保持快速增长。

2021年,公司实现营收59.86亿元,同比增长28.3%;实现归母净利润5.53亿元,同比增长39.73%。

2021Q4,公司实现营收16.09亿元,同比+9.08%;实现归母净利润1.15亿元,同比-3.33%;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14亿元,同比+32.73%。

▍传统智能控制器业务增长稳健,汽车电子业务取得较快进展,储能业务拓展顺利。

报告期内,公司核心控制器业务收入57.75亿元,同比+23.77%。

其中:(1)深耕传统领域,拓展产品品类提升市场份额:2021年,公司家用电器智能控制器实现收入39.48亿,营收占比65.96%,同比+32.47%;电动工具类营收9.53亿,同比+17.59%;智能家居类收入5.76亿元,同比+3.98%。

报告期内,公司纵向深耕现有客户,挖掘客户需求。

横向开拓新客户,拓展产品品类,快速扩大市场份额;(2)公司持续发力汽车电子业务,国内外客户合作取得快速进展:报告期内,公司汽车电子智能控制器业务实现收入1.64亿元,同比高速增长+66.22%。

公司紧紧把握汽车产业智能化趋势,布局汽车散热器、冷却液加热器、逆变器等方向的智能控制产品。

目前,公司与国内蔚来、小鹏和理想等整车厂的合作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座椅控制、HOD(方向盘离手检测)等项目已进入试产或量产阶段;与全球知名汽车电子零部件厂商博格华纳、尼得科等形成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中标多个平台级项目,涉及宝马、奔驰、奥迪、吉利、大众等终端整车厂。

同时,公司依托全球化布局优势,加大在深圳、杭州、越南和罗马尼亚等生产基地的汽车电子产线投资,进一步提升产能、满足订单生产需求。

公司汽车智能控制器在手订单充沛,预计将成为未来增长的核心动能;(3)加速储能产业技术储备,有望形成新业绩增长点:储能产业是我国政府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大力支持领域,公司依托控制器领域长期积累的技术基础及汽车电子领域的先发优势,积极拓展储能领域的技术储备和产业布局,目前已完成部分项目技术开发和量产,未来有望充分受益于我国储能产业的高速增长,形成新的增长曲线。

▍供应链扰动逐步缓解,2021Q4毛利率实现企稳回升。

2021年,受上游电子元器件及大宗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且缺货、汇率波动等非经营性因素影响,公司为保障供货加价调货,引起成本较大幅度增长,全年毛利率承压,同比下降1.96pcts至20.97%。

公司采取提前备货、锁定原材料及产品调价等措施积极应对,2021年公司存货达15.37亿元,较期初增加47.15%,其中原材料同比大幅增长88.66%至9.18亿元,公司有较强储备应对后续生产经营需要。

2021Q1~Q4,公司毛利率分别为19.86%/20.83%/19.98%/22.91%,Q4环比+2.93pcts,随着供应链扰动逐步缓解,公司毛利率已经企稳回升。

▍降本增效成果显著,研发投入不断增长,盈利能力不断增强。

2021年,公司期间费用率为10.57%,同比下降2.18pcts。

其中:公司管理费用同比+5.71%至2.27亿元,管理费用率下降1.1pcts,降本增效成果显现;汇率波动减弱带来汇兑损失减少,使得财务费用同比-66.7%至0.22亿元。

同时,公司加大对汽车电子和储能领域的研发,研发投入达3.09亿元,同比增长22.65%,为技术引领的核心发展战略提供坚实支撑。

综合以上因素,公司2021年净利率同增1.36pcts至10.37%,盈利能力增强。

▍子公司铖昌科技上市进程顺利,加速相控阵T/R芯片业务发展。

子公司铖昌科技核心业务为微波/毫米波模拟相控阵T/R芯片,应用于5G毫米波通信、卫星互联网等领域。

2021年射频芯片业务实现营收2.11亿元,同比+30.25%。

铖昌科技上市正在推进,在深交所主板的上市申请已经于6月28日获得证监会正式受理。

▍展望2022年:短期而言,随着产品结构优化及上涨成本逐渐传导,公司毛利率有望进一步改善,降本增效叠加汇率波动减弱有望带来期间费用率进一步优化,驱动公司净利率提升;长期来看,公司在传统智能控制器产品的技术、管理等优势显著,叠加全球化产业布局不断完善,未来有望充分受益于全球智能控制器产业东升西落的格局变迁和量价齐升的行业红利,龙头地位稳固;同时汽车电子、储能、射频芯片等新业务领域贡献新的增长动能,打开公司成长空间。

▍风险因素:全球疫情反复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持续超预期的风险;汇率波动的风险;公司汽车电子业务放量不及预期的风险;公司射频芯片业务发展不达预期的风险;铖昌科技分拆上市的不确定性。

▍投资建议:公司作为全球领先的控制器龙头,传统控制器业务优势显著并保持稳健增长,汽车电子、储能等业务将迎来快速发展,射频芯片业务长期趋势向好,在综合竞争力提升、产品结构优化和宏观因素冲击减弱背景下,毛利率有望进一步改善,盈利水平不断提升。

考虑各项业务发展的良好态势,据其2021年年报,我们小幅调整公司2022-2024年营业收入预测至76.51/97.18/123.54亿元,调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7.31/9.78/12.43亿元,对应EPS预测分别为0.80/1.07/1.36元(原2022/2023年EPS预测为0.85/1.13元)。

参考可比公司估值,公司作为智能控制器龙头可享受一定的估值溢价,给予公司2022年40xPE,上调目标价至32元,维持“买入”评级。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