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经济金融热点快评2022年第62期(总第725期):俄乌冲突加大美联储政策制定难度,人民币避险属性凸显-220223

《中国银行-经济金融热点快评2022年第62期(总第725期):俄乌冲突加大美联储政策制定难度,人民币避险属性凸显-220223(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银行-经济金融热点快评2022年第62期(总第725期):俄乌冲突加大美联储政策制定难度,人民币避险属性凸显-220223(2页).pdf(2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近期俄乌冲突不断升级,除了对全球经济复苏、地缘政治和大宗商品价格等产生明显影响,也对美联储货币政策制定提出更多挑战。 一方面,美国通胀压力持续上升,要求美联储尽快启动加息进程,另一方面,美国经济下行风险不断加大,美联储货币紧缩政策可能加剧经济波动,两难矛盾不断凸显。 主要关注点如下:第一,美联储加息次数将低于市场预期。 货币政策制定主要有三大目标,一是稳定物价,二是实现经济平稳增长,三是维护金融市场稳定。 俄乌冲突对上述三方面目标均产生较大影响。 一方面,俄罗斯和乌克兰是全球重要的大宗商品和粮食出口国,冲突升级背景下,全球能源、粮食、工业金属等大宗商品价格居高不下,美国通胀压力持续上升,通胀拐点到来时间延后。 另一方面,政策不确定风险加大,投资者避险情绪上升,加大了美国金融市场下行压力。 近期美国标普500指数较高点回落10%以上,陷入技术性回调区间。 基于美国经济和金融稳定目标考虑,客观上要求美联储加息步伐不能过快、幅度不能过大。 综合看,预计美联储加息次数不会达到部分国际投行机构预计的7次之多,上半年在通胀压力下节奏将相对较快,下半年若通胀回落、经济下行,加息将暂缓。 第二,年内看,虽然美国经济增速放缓,但陷入“滞胀”的概率不大。 过去两年,美国经济率先从疫情中恢复,体现了经济韧性和政策刺激效果。 目前美国企业存货投资增长加速,劳动力薪资保持较快增长,居民持有较多的超额储蓄,各州疫情防控措施陆续放松,消费逐渐回升,经济将保持正增长。 不过,美联储加快收紧货币政策将提高企业融资成本,私人投资增速将逐渐放缓,国内金融市场波动将影响家庭可支配收入,限制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刺激作用,经济增速将放缓。 下半年,在美联储加息、经济增速回落和供应链瓶颈缓解等因素综合作用下,美国通胀也将逐渐回落。 从10年期美债盈亏平衡通胀率反映的通胀预期看,目前走势相对稳定,表明市场认可美联储紧缩货币政策对于控制通胀的作用,通胀预期并未失控。 第三,人民币避险属性持续凸显。 近期随着俄乌冲突加剧,国际外汇市场波动有所加大,人民币资产兼具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受到避险资金青睐。 人民币汇率在美联储加息预期升温背景下逆势走高,从2月14日的6.36附近升至当前的6.33下方,延续强势表现。 最近两年人民币资产的避险和投资属性日益凸显,特别是在疫情反复、地缘政治风险加大等特殊时点,表现较为明显。 境外资本对人民币股权和债权等资产配置规模不断增加,瑞信、高盛、汇丰等国际机构不断唱多人民币资产,人民币在国际储备和跨境支付中的使用份额不断增加,国际资本对人民币认可度持续提升。 这主要得益于我国拥有较为显著的制度优势和社会治理优势,疫情防控较好,经济社会稳定,产业链和供应链顺畅运转;货币政策稳健适度,流动性合理充裕;金融开放程度不断提升,沪深港通、跨境理财通等双向互联互通机制有序运转;外汇管理体制不断完善,金融投资产品和外汇风险对冲产品不断丰富,提振了市场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