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东方证券-港股投资HANDBOOK系列(1):港股行业配置和轮动逻辑-220222

上传日期:2022-02-22 18:03:44 / 研报作者:蒋晨龙薛俊张书铭 / 分享者:1005686
研报附件
东方证券-港股投资HANDBOOK系列(1):港股行业配置和轮动逻辑-220222.pdf
大小:811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东方证券-港股投资HANDBOOK系列(1):港股行业配置和轮动逻辑-220222

东方证券-港股投资HANDBOOK系列(1):港股行业配置和轮动逻辑-220222
文本预览:

《东方证券-港股投资HANDBOOK系列(1):港股行业配置和轮动逻辑-220222(20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方证券-港股投资HANDBOOK系列(1):港股行业配置和轮动逻辑-220222(20页).pdf(20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研究结论前言:东方策略推出《港股投资HANDBOOK系列》,从港股投资逻辑、市场制度与监管体系、资金结构等多方面入手,给投资者呈现一个全面真实的港股市场。

本文从自上而下视角,对港股行业投资逻辑做梳理:在基本面和定价层面,我们认为港股和A股不同的是:作为一个离岸市场,港股上市公司大部分来自于中国内地,因此其基本面往往跟随国内经济和政策走势,但其定价却又受到全球金融政策和资金流向影响。

对应到不同行业的投资逻辑,也往往是国内经济、政策以及海外流动性和资产价格等多因素的综合。

总结港股各行业投资逻辑:一、中国经济周期是影响港股行业配置和轮动的关键因素之一,在2012年之前主要体现为GDP增长周期变化,而2012年之后则更多体现在CPI、PPI、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等反映通胀、经济热度和预期的指标层面;其中,原材料、工业行业走势与PPI增速的相关性较强,能源行业走势与原油价格的相关性较强,而非必需性消费业走势与中国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相关性较强。

二、2012年之后,伴随着中国经济增速的回落,港股金融和地产建筑行业整体的成长性在回落,而另一方面,这两个板块受国内宏观和监管政策的影响却越来越明显,且两者的政策周期性趋于一致。

三、经历了基本面高速成长期之后,近几年国内和海外资金面变化对高估值成长板块影响增大——体现在中美10年期国债收益率利差指标,受影响的港股行业主要为资讯科技和医疗保健行业。

四、2016年以来,港股通和陆股通深入推进,北上和南下资金对于消费等龙头优质资产定价方向趋向一致,因此港股“头部白马风格”的走势和A股龙头指数的走势相关性越来越高,主要行业为必需消费品行业。

五、港股公用事业是所有恒生行业分类中,年化波动率最低的板块,且指数年化收益率/年化波动率指标居于所有行业第二。

这说明港股公用事业板块是一个优质的低风险、稳定回报、穿越经济和政策周期的品种。

我们对2022年港股各行业板块关键指标及后续行业板块走势展望如下:一、港股地产建筑行业和金融业在2022年上半年有望继续受益于国内“稳增长”和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底部继续向上修复。

二、我们维持A股2022年年度策略《踏浪而行2021-12-07》中的观点,认为“2022年国内PPI将明显下滑,全年累计同比增速4.2%,遵循前高后低的特征,年末有转负可能”,因此港股原材料、工业行业走势或会在2022年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

三、能源业方面,短期油价存在进一步上行可能性;2022年全年节奏上来看,油价上半年或将强于下半年。

因此,我们认为2022年上半年港股能源板块或将维持强势走势。

四、消费行业来看,首先是非必需消费品行业:我们认为随着“稳增长”政策的落地,中国经济有望在年中开始逐步复苏企稳,对应到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或许会在2022年逐步触底回升,港股非必需消费品板块也有望在2022年逐步触底回升。

其次是必需消费品行业:目前港股必需消费品行业指数和沪深300指数一样,都处于震荡走势;考虑到必需消费品行业相对稳健的盈利增速(行业权重前10公司2022年Wind一致预期归母净利润增速中位数15.83%,截至2月20日),我们认为港股必需消费品行业估值有望在2022年逐步实现修复。

五、港股的医疗保健和资讯科技行业:考虑到美联储加息甚至缩表仍未落地,因此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短中期或许仍将维持高位震荡,会对这两个板块形成较大的估值压力;另一方面,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或许会在22年逐步触底回升,而美国通胀可能在2022年Q2迎来向下拐点,叠加美国经济预期存在转弱的可能性,因此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或许会在22年逐步见顶回落;对应到港股的医疗保健和资讯科技行业,两者也将逐步进入到筑底回升的走势区间。

风险提示一、港股市场股价波动较大;二、美联储加息缩表可能超预期,对高估值和成长股带来超预期负面影响;三、部分行业指数走势与宏观指标相关性存在减弱可能性。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