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证券-化工行业合成生物学专题报告之一:革故鼎新,方兴未艾-220221

《西部证券-化工行业合成生物学专题报告之一:革故鼎新,方兴未艾-220221(3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部证券-化工行业合成生物学专题报告之一:革故鼎新,方兴未艾-220221(35页).pdf(3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合成生物学是一门面向未来的、多学科交叉的学科,其市场空间及应用领域广阔。 合成生物学是一门以工程学思想为指导、多学科结合的新兴领域,通过一系列重新设计与技术改造生物体或细胞以使其具有新的能力,可用以解决医疗健康、食品安全、能源紧缺、环境污染等多方面问题。 据CBInsights预计,到2024年合成生物学市场规模将增长至189亿美元,2020-2024年复合增长率达29.1%。 美国农业部预测,到2025年生物基化学品将占据全球化学品22%的市场份额,其年度产值将超过5000亿美元。 行业发展奇点已现,合成生物制造的产业化进程加速,资本市场关注度提升。 1)基因测序、合成、编辑等底盘技术已实现突破,并展现出良好的成本控制潜力,行业发展奇点已经来临,未来合成生物学有望实现快速的技术迭代和发展;2)合成生物学在生产一些特殊及复杂产品如天然化合物、手型化合物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同时在一些低碳小分子化工品上也开始逐渐展现竞争力,未来有望颠覆现有的石化生产路线;3)碳中和目标下使用可再生原料替代不可再生能源是未来趋势,合成生物学是未来实现生物质能源高效利用的理想手段。 可持续发展需求促使欧美等发达经济体聚焦生物制造产业,同时全球资本市场越来越青睐生物制造领域。 生物制造是我国建设科技强国的重点发展产业之一,具有极大的减排潜力。 从2010年国务院把生物制造列为生物产业的重要内容,到“十三五”规划进一步明确生物制造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攻方向,“十二五”以来我国生物产业复合增速超15%,2020年其产业规模已达8-10万亿元,生物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超过4%,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据中科院天工所统计,和石化路线相比,目前生物制造产品平均节能减排30%-50%,未来潜力将达到50%-70%。 这将对化石原料的替代、高能耗高物耗高排放工艺路线的替代以及传统产业的升级,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 生物基化学品可助力国内相关产业摆脱进口依赖,实现弯道超车。 目前,利用“细胞工厂”生产关键化合物的合成生物学应用模式在我国更受关注。 对比全球范围内合成生物学技术及相关公司的发展,我国在制造业上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和配套的工业体系,在下游的发酵、分离提取等工业生产方面具备显著优势。 由于合成生物学技术可以通过菌株改造和筛选,使其生产一些天然化合物或是传统化工生产过程中壁垒较高的化合物,因此其有望使我国摆脱部分高壁垒化工品的进口依赖,实现弯道超车。 建议关注:凯赛生物(688065.SH),华恒生物(688639.SH)等。 风险提示:研发进展不及预期;技术扩散风险;生物安全及伦理风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