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浙商证券-微创医疗-0853.HK-首次覆盖深度报告:尽微致远,拐点将至-220220

上传日期:2022-02-20 20:53:09 / 研报作者:孙建 / 分享者:1005593
研报附件
浙商证券-微创医疗-0853.HK-首次覆盖深度报告:尽微致远,拐点将至-220220.pdf
大小:3318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浙商证券-微创医疗-0853.HK-首次覆盖深度报告:尽微致远,拐点将至-220220

浙商证券-微创医疗-0853.HK-首次覆盖深度报告:尽微致远,拐点将至-220220
文本预览:

《浙商证券-微创医疗-0853.HK-首次覆盖深度报告:尽微致远,拐点将至-220220(31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商证券-微创医疗-0853.HK-首次覆盖深度报告:尽微致远,拐点将至-220220(31页).pdf(31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报告导读微创医疗为国内创新领先的高值耗材平台型公司,2022年手术机器人、MRI兼容起搏器等多个国内首创产品或将获批,拉动业绩快速增长,成长拐点将至,是稀缺的、创新驱动型医疗器械龙头。

投资要点高值耗材平台型公司多产品支撑公司收入增长。

1998年,公司以冠脉支架单一产品线起家,经过廿载发展,已覆盖冠脉介入、骨科、心率管理(起搏器)、动脉及外周介入、神经介入、心脏瓣膜、手术机器人等板块,2020年上述板块对应营收占比分别为22%、31%、28%、11%、5%、2%、0%。

拐点将至,2021-2023CAGR38.7%我们认为重磅创新产品获批、集采落地导致政策风险出清促进公司成长性拐点,公司总收入CAGR有望由2018-2020年的-4.1%转为2021-2023的38.7%。

我们认为由于集采落地降价风险出清、渗透率和市占率提升稳定放量,冠脉与骨科板块将实现稳定增长;公司增长拉动多在重磅创新产品获批的心率管理、手术机器人、神经介入、主动脉及外周介入、心脏瓣膜等板块。

心率管理,2021-2023CAGR38.3%。

心率管理2018-2020年CAGR3.8%,2021-2023年CAGR有望达38.3%,主要得益于高端起搏器获批以及集采带来起搏器渗透率的提升。

我们认为,得益于2021国内起搏器集采带来渗透率的提升以及2022年MRI兼容起搏器即将获批,公司国内起搏器即将放量,2021-2023年国内收入CAGR有望达204%,占该板块收入的比例由5.8%提升至30%。

另外,得益于2021年公司海外起搏器产品搭建基本完善,公司2021-2023年海外起搏器收入也将稳定增长,CAGR20%,拉动公司心率管理板块2021-2023收入CAGR38.3%,至2023年营收占比27%,成为公司营收占比最高的板块。

骨科器械,集采带来5倍市占率提升,2022/2023年25%-35%稳定增长。

公司骨科产品主要为关节类,88%收入来源于海外。

2021年国内关节集采中标,得益于集采带来5倍市占率提升,国内关节将快速放量,我们认为2022-2023年国内关节销量或有150%-200%的同比增长;在海外销量保持稳步增长、整体出厂价下调约10%的前提下,拉动该板块营收25%-35%的稳定增长。

冠脉介入,集采支架销量约百万,2022/2023年20-30%稳定增长。

公司冠脉介入2016-2019年收入复合增速18%,2020年受集采和疫情影响,收入同比变动-48.8%。

2021年为集采支架供应首年,公司集采中标支架销量约百万,远高于26万支的集采意向量,我们认为,得益于集采加速放量、海外渠道拓展、新产品迭代,公司有望逐步走出集采影响,2022/2023年该板块收入增速或有20%-30%,至2023年有望恢复集采前收入水平的80%以上。

手术机器人进入收获期,2023年收入有望破5亿元。

2022年1月末,公司图迈腔镜手术机器人获批;2022年鸿鹄关节置换手术机器人有望获批,即将成为国内首家获批的四臂腔镜手术机器人+关节置换手术机器人厂商。

参考达芬奇在国内的年装机量,我们认为,一旦公司商业化成功,2023年有望实现各25-35台的销量,对应机器人板块收入5.2亿元,同比增长约983%。

神经介入、主动脉及外周介入、心脏瓣膜等多产品线齐头并进。

2022年神经介入、主动脉及外周介入、心脏瓣膜等板块均有重磅产品获批放量。

(1)神经介入板块2022年颅内取栓支架、三维电解脱弹簧圈有望获批,作为国内最大的神经介入厂商,得益于神经介入市场规模的增长、产品线的完善,该板块2021-2023年CAGR有望达50%-60%;(2)主动脉及外周介入2020年疫情下逆势增长42%,我们认为2022-2023年,得益于2020年获批的外周药球持续放量、2022年Talos获批以及原有主动脉支架的稳定增长,2022-2023年该板块CAGR36.8%;(3)心脏瓣膜2020年为放量初年,实现350%营收同比增长,心脏瓣膜板块2020年仅有一款TAVI产品,2021年第二代TAVI获批,有望实现放量,2022-2023年CAGR49.4%。

得益于多产品线的支撑以及重磅产品获批后的放量,拉动公司收入快速增长。

我们认为,至2023年冠脉介入、骨科、心率管理、动脉及外周介入、神经介入、心脏瓣膜、手术机器人收入占比分别为15%、24%、27%、13%、9%、6%、5%。

全球化布局,强商业化能力推进多产品放量我们认为作为医疗器械的平台型公司,创新产品的快速商业化能力至关重要。

公司产品覆盖20000多家医院,销售渠道覆盖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17-2020年公司整体销售额42-55亿元,出口占比近50%,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全球,均有极强的商业化能力,保障公司产品的有效推广。

盈利能力分析毛利率下降不可避免,2023年有望回升至68.7%。

2021年是冠脉支架集采供货首年,受集采降价影响,该板块毛利率明显回缩;2022年关节集采产品也即将供货,集采降价或导致出厂价部分回调,略拉低板块毛利率;但随着公司降本增效策略的推行,以及新获批创新产品毛利率的拉升,2023年公司毛利率有望回升。

2021-2023年,计算各板块毛利情况,我们得出公司毛利率59.9%、63.0%、68.7%。

研发费用稳定提升。

公司多款创新产品在研带来持续的研发投入,参考2018-2020年研发费用稳定增加情况,我们给出2021-2023年公司研发投入15/17/19亿元,对应研发费用率29%、24%、19%。

销售费用率维持稳定。

受新产品推出提升销售费用与集采压缩销售费用的双重影响,我们认为销售费用率将维持34%-35%的稳定状态。

管理费用稳定增长。

公司新产品、新管线持续推出,管理人员与费用稳步增长,参考2018-2020年管理费用稳定增加情况,我们给出2021-2023年13/15/17亿元,对应管理费用率25%、21%、17%。

基于上述假设,2021-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4/-135/-19百万美元。

盈利预测及估值基于以上假设,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3年营业总收入分别791/1073/1521百万美元,分别同比增长22%、36%、42%。

参考可比公司估值,给出2022年9倍PS值,对应市值97亿美元,对应目标价为41.34元,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新产品研发及商业化不及预期的风险;医疗器械集采或集采降价远超预期的风险;新冠疫情持续的风险;公司销售渠道波动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新并购板块整合不及预期的风险;外汇波动的风险。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