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港股通定期报告:港股通纳入的十问十答-220220

《中信证券-港股通定期报告:港股通纳入的十问十答-220220(1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港股通定期报告:港股通纳入的十问十答-220220(12页).pdf(12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恒生综合指数成份股在2月18日进行了新一轮检讨,而港股通股票池也将随之调整,并将于本年3月7日生效。 按照恒生综指的调整,我们认为有26只标的将会被纳入港股通,当中包括7家2021年11-12月上市的新股。 另外,针对“双重主要上市”和“同股不同权”(W)的公司,小鹏汽车已于早前的2月9日被纳入港股通,而理想汽车我们预计将于今年3月14日前后进港股通。 我们认为港股市场仍会是“新经济”公司的主战场,但本次恒指扩容仅纳入农夫山泉和联想集团,成份股总数达到66只,距离2022年中提升至80家的目标仍有距离,并且也没看到此前市场预期较高的一些“新经济”公司被纳入。 ▍新一轮港股通或纳入26只标的。 本次港股通和恒生综合指数的评估期为2021年1月1日到2021年12月31日。 而本次恒生综指的检讨名单在2022年2月18日已公布,对应的港股通名单也将会在3月7日同时调整并生效。 按照恒生综指的调整,我们认为将会有26只标的被纳入港股通。 我们推算本次调入恒生综指的12个月平均流通市值门槛(即选股范围累计市值的前94%),也即纳入港股通的市值门槛,约为82亿港元。 在26只有望被纳入港股通的标的中,分行业来看,7家医疗保健:微创机器人-B(02252.HK)、三叶草生物-B(02197.HK)、医思健康(02138.HK)、康诺亚-B(02162.HK)、固生堂(02273.HK)、永泰生物-B(06978.HK)、雍禾医疗(02279.HK);5家地产:中国地利(01387.HK)、鼎丰集团控股(06878.HK)、佳源国际控股(02768.HK)、绿城管理控股(09979.HK)、正商实业(0185.HK);4家工业:东方海外国际(00316.HK)、保利协鑫能源(03800.HK)、力劲科技(00558.HK)、安能物流(09956.HK);4家原材料:环球新材国际(06616.HK)、荣晖国际(0990.HK)、中国有色矿业(01258.HK)、中国黄金国际(02099.HK);这四个板块占主导。 另有3家非必需性消费:云音乐(09899.HK)、泉峰控股(02285.HK)和金阳新能源(01121.HK),2家资讯科技:百富环球(00327.HK)和火岩控股(01909.HK)和1家能源公司:联合能源集团(0467.HK)。 ▍针对港股通的纳入,我们汇总了10大疑问并对其进行解答。 1)港股通名单和恒生综指的关系?恒生综指先调,港股通后变。 所有进入恒生综合指数的标的必须在港股主板上市。 港股通名单主要是恒生综合指数成份股中平均流通市值不低于50亿港元的港股公司。 A+H股公司的H股也可以被纳入。 而港股通和恒生综指两者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恒生综指中还包含有REITs、外国公司、合订证券、二次上市公司,这些均无法纳入港股通名单。 另外,停牌公司在复牌后也可以进港股通,比如中国东方集团。 2)市值门槛到底是50亿港元还是更高?一般会更高。 按恒生综指先调,港股通后变的逻辑,尽管港股通市值门槛为50亿港元,但为了先纳入恒生综指,需满足恒生综指的市值门槛。 也就是说,标的若要被纳入港股通,必先要被纳入恒生综合指数。 而进恒生综指的市值门槛,是以恒生综指股票池累计市值覆盖率的前94%来算,所以纳入门槛会随着全市场市值的变化而每次不一样,并且实际门槛往往比50亿港元要更高。 比如说,这次我们计算调入恒生综指的12个月平均流通市值门槛约为82亿港元。 此外,流通市值指的是在港股市场上流通的市值,即针对部分内地公司存在非流通的H股股份需要排除。 3)港股通和恒生综合指数的评估期是什么?新股上市时间长短有影响么?常规评估期为一年,新上市没有影响。 恒生综合指数的评估周期为每半年“大检”一次,评估截止日期为每年的6月30日及12月31日,检讨时长为截止日期倒推的12个月。 因此,本次调整的评估期为2021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 但对上市未满12个月的新股来说,只要在评估截止日期前上市,并符合纳入标准的公司往往都可以进去。 以上次“大检”为例,时代天使、科济药业-B、优然牧业、奈雪的茶、和黄医药等都是在6月上市的公司,并于2021年9月6日被纳入恒生综指和港股通。 4)恒生综合指数有哪些快速纳入机制?有两种。 除了每半年的“大检”,还有两种快速纳入机制。 1)特别快速纳入:针对上市市值特别大的公司,若新上市第一个交易日收市后市值排名位列恒生综合指数现有成份股的前10%,则可被快速纳入,例子可参考思摩尔国际和农夫山泉。 2)季度快速纳入:针对每年1季度和3季度上市的公司,若符合纳入恒生大中型指数的市值条件,则可分别在6月或12月的第一个周五快速纳入,最近例子可参考腾盛博药-B、医脉通和海伦司。 5)同股不同权(WVR)公司可以被纳入港股通么?可以。 同股不同权公司在2019年10月起获准纳入港股通,并要求在首次被纳入港股通时需满足上市时间(即上市满6个月+20个港股交易日)、市值以及成交额等条件,如快手-W(01024.HK)(2021年2月5日上市,同年9月2日纳入)。 而我们预计商汤-W(00020.HK,2021年12月30日),将于本年8月被纳入。 6)双重主要上市(dualprimarylisting)公司可以被纳入港股通么?可以。 “双重主要上市”公司在满足条件的前提下也允许被纳入港股通,目前港股里采取“双重主要上市”的公司只有小鹏汽车-W(09868.HK)和理想汽车-W(02015.HK),其中小鹏已于2022年2月9日被纳入港股通,我们预计理想汽车将于3月14日前后进入港股通。 这两家公司由于同时也是“同股不同权”,故他们的港股通纳入标准主要是参照上一条同股不同权公司的纳入要求。 7)二次上市公司(dualsecondarylisting)可以纳入港股通么?暂时不能。 二次上市公司(-S),包括阿里巴巴、网易、京东、百度等,目前沪深港通纳入规则里,尚未有提及此类股票的纳入条件。 “二次上市”公司跟“双重主要上市”公司,除了在纳入港股通的情况不同之外,在监管层面也有不同。 “双重主要上市”公司需同时符合港美两地监管法规和会计准则,其港股IPO流程也相对较长,实际与普通港股无异,故从监管要求上严于“二次上市”公司,但上市时间可以少于两年;而“二次上市”公司的主要上市地仅有一个,故主要遵循当地的监管法规和会计准则即可,其港股IPO流程也相对更快,行业及市值要求较宽松,但要求已在主要上市地上市满两年。 8)外国公司可以纳入港股通么?不可以。 外国公司暂时无法纳入港股通,典型例子主要包括俄铝、普拉达、欧舒丹、新秀丽等。 外国公司是指注册地以及主要业务地点于大中华地区以外的公司。 判定一家公司的业务是否以大中华为重心的考虑因素,包括公司的1)注册地、2)主要收入来源地、3)历史、4)总部所在地、5)主要营业地点、以及6)根据公司业务情况,利润、资产分布等。 9)股权高度集中的公司可以纳入港股通么?不可以。 根据恒生指数公司的要求,对于登上香港证监会股权高度集中名单的公司,需发布标题为“解决股权高度集中”的自愿性公告,以示公司已解决股权高度集中状况,并在12个月的观察期后,才能获得重新考虑被纳入相关指数的选股范畴。 10)为什么沪股通和深股通纳入时间有时候会不一样?实时与定期的区别。 从调整时间的角度上看,深港通名单一般会根据恒生综指的调整实时调整,而沪港通名单一般为按月定期调整,故会造成名单公布上的一些时间差,特别是在那些非常规调整中出现,所以在判断一家公司是否在港股通里,我们一般以深港通的名单为准。 ▍风险因素:新冠疫情全球蔓延超预期,全球经济增长不及预期,港股增长不及预期,公司纳入港股通后表现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