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研报附件
浙商证券-解读《关于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服务业能否渡过难关?-220219.pdf
大小:330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浙商证券-解读《关于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服务业能否渡过难关?-220219

浙商证券-解读《关于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服务业能否渡过难关?-220219
文本预览:

《浙商证券-解读《关于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服务业能否渡过难关?-220219(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商证券-解读《关于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服务业能否渡过难关?-220219(2页).pdf(2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报告导读2月18日,发改委等十四部门印发《关于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以下简称“服务业政策”)。

我们认为,《服务业政策》并非直接的消费刺激举措,而是应对疫情潜在风险的对冲政策,但43条政策的可操作性和针对性极强,有助于帮助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服务业企业脱困、恢复,对保市场主体、保居民就业有直接作用。

服务业相关行业的复苏将进一步发挥服务业带动就业的能力,改善服务业就业人员的收入水平,进而对提振消费起到助力作用。

预计2022年减税降费总量将超出2021年的1.1万亿元,其中扶持方向更多向服务业倾斜。

服务业纾困重在保市场主体并非强消费刺激政策2月18日,发改委等十四部门印发《关于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针对餐饮、零售、旅游、公路水路铁路运输、民航等5个特殊困难行业,分别提出针对行业特点、具体可操作的纾困扶持措施。

我们认为,相关政策并非强消费刺激政策,着眼于重点服务行业的纾困,应对疫情潜在风险冲击,重在保市场主体。

其原因在于,相关政策并未直接对重点行业的消费者进行消费方面的补贴刺激需求,而主要在于从企业市场主体角度出发,运用提高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比例、减税降费、房租补贴、防控补贴、信贷支持等方式降低企业成本,有助于保市场主体保就业,让企业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政策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对消费提振有助力作用《服务业政策》可操作性强、针对性强,政策落地见效快,预计对保市场主体和保居民就业有显著效果。

服务业相关行业的复苏将进一步发挥服务业带动就业的能力,改善服务业就业人员的收入水平,缓解农民工返城意愿低、就业质量差的问题,遏制收入K型分化,进而对提振消费起到助力作用。

我们认为,中央财政直接对服务业企业实施减税降费和财政补贴,力度大且覆盖范围广,其效果要比地方根据自身财力发放消费券要更加显著。

帮扶服务业复苏是2022年财政重点发力方向疫情发生以来,我国积极推动复工复产,2020年下半年以来经济已基本恢复至潜在增长水平,工业生产方面表现更加突出,而疫情反复抬头,提供最多就业岗位的服务业修复遇到一定瓶颈。

截至目前,潜在的疫情冲击并未完全消除,服务业复苏仍受到疫情本身和疫情防控措施的影响。

从《服务业政策》来看,帮扶服务业复苏是2022年财政重点发力方向,服务业企业可享受扩大减征“六税两费”适用范围、提高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比例、减免国有房屋3~6个月租金、增设防控补贴等多项政策。

预计2022年减税降费总量将超出2021年的1.1万亿元,其中扶持方向更多向服务业倾斜。

动态清零未变,精准防控有助于对冲服务业的疫情负面冲击近期国内疫情反复此起彼伏,持续性具有不确定性,“动态清零”仍将持续,但我国对“动态清零”的防控措施也更加精准。

我们认为,精准防控减少不必要的封控区域及封控时长,从而减少服务业消费场景的灭失,能够较大程度地对冲疫情反复对服务业的负面影响,为未来疫情持续的潜在风险作好对冲准备。

《服务业政策》针对受疫情冲击影响较大的服务业,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防疫政策“五个不得”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三点精准防疫要求:一是不得非必要、不报批中断公共交通;二是不得非经流调、无政策依据对餐厅、商超、景区景点、电影院及相关服务业场所等实施关停措施、延长关停时间;三是不得擅自增加对服务业的疫情防控措施。

我们认为,在地方稳增长诉求较强以及精准防控政策权责机制清晰、可操作性、可执行性强的情况下,精准防控有望得到实际落地,有助于保服务业市场主体及就业,保障经济社会的平稳发展。

风险提示:新冠病毒变异导致疫情再次爆发;中美摩擦超预期变化。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