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金诚-利率债周报:再提适时降准,关注降准落地时间及实施方式-211205

《东方金诚-利率债周报:再提适时降准,关注降准落地时间及实施方式-211205(1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方金诚-利率债周报:再提适时降准,关注降准落地时间及实施方式-211205(12页).pdf(12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核心观点上上周(11月22日当周)在宽松预期和Omicron引发的避险情绪催化下,长端利率大幅下行,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当周五(11月26日)已降至接近7月降准带动的行情低位。 上周,宽松预期和避险情绪未进一步发酵,而上周二(11月30日)公布的11月PMI数据改善,月末资金面紧张,以及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提及加速Taper等内外部利空因素浮现,加之在长端利率接近前低后,市场止盈情绪升温,上周债市整体走跌。 不过,在上周五(12月3日)债市收盘后,一则消息传来:李克强总理当日下午在会见IMF总裁时表示,“中国将围绕市场主体需求制定政策,适时降准”。 受此消息提振,当日夜盘国开债收益率明显下行。 7月央行超预期降准后,我们在研报中曾多次论述继续降准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在上期周报《宽松预期升温+Omicron推升避险情绪,长端利率大幅下行》中也从扭转银行“雨天收伞”问题的角度重申了“接下来央行实施降准等进一步宽松举措的可能性是比较大的,关键在于政策节奏和政策力度”的观点。 我们之所以认为降准有其必要性,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当前稳增长压力仍大,尤其是需求疲弱、地产投资和销售下滑等问题未见好转;在此背景下,面对年底前流动性波动加大、稳增长需求上升的局面,相对于常规的OMO和MLF操作,降准能够在兼顾流动性管理的同时,释放温和稳增长信号,并推动信贷、社融增速较快回升;二是当前PPI和CPI之间的“剪刀差”仍在历史高位,中下游小微企业经营困难持续加剧,而降准可以向银行体系释放稳定、无息的长期资金,既能加大银行信贷供给能力,还可以直接降低银行资金成本,推动银行在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对小微企业提供信贷过程中,控制综合融资成本,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对冲PPI和CPI“剪刀差”给企业造成的利润侵蚀压力。 接下来需关注降准落地的时间及实施方式。 观察近几年规律,从国常会提出降准到央行宣布具体措施,通常间隔时间不会超过两周,此次李克强总理再提“适时降准”虽然不是在国常会上,但与IMF总裁的会谈也属于高规格的正式场合,预计降准也会较快落地。 我们预测央行最早会在本周(12月6日当周)宣布降准,并于本月15日左右落地。 从降准方式来看,除对中小微企业提供定向支持外,本次降准还需着眼于释放稳增长信号,因此,我们认为全面降准的可能性要大于定向降准。 同时,本月15日将有9500亿MLF到期,如降准届时落地,那么通过降准来置换部分到期MLF的可能性较大。 这意味着,本次降准将采取与7月降准类似的“全面降准”+“置换到期MLF”的方式。 后市展望:本次降准将对债市产生何种影响?我们在上期周报中复盘了以往几次银行“雨天收伞”前后长端利率的走势,在此再做回顾。 我们复盘后发现,此前几次银行“雨天收伞”后续均是央行通过实施或加大降准、降息力度等方式得以逆转。 在此前后,债市通常会提前反应,即债券收益率在一般贷款利率上行前或上行期间会出现较大幅度下行,这实际上是市场看到经济放缓苗头后对后续可能的货币政策转松或进一步宽松的提前反应。 而随着降准、降息等宽松措施落地,我们会在后续一段时间看到一般贷款利率和债券收益率的同步下行,通常一般贷款利率下行幅度会比较大,而债券收益率下行幅度则取决于市场前期的宽松预期打得有多满,以及基于对基本面形势边际变化的研判,预期后续继续宽松的空间有多大。 比照当前情况,李克强总理再提降准以及后续降准兑现必然会提振债市交易情绪,但因市场对再度降准已有期待,已透支部分行情,以及不少市场观点认为当前的存款准备金率已经较低,对继续降准的空间存疑,再加上本次降准可能将置换部分到期MLF,净释放资金量或将较为有限,因此,本次降准驱动的利率下行幅度不会太大,2.8%仍为长端利率的关键阻力位(长端利率行至2.8%左右后,可能因止盈盘涌现而出现反弹)。 如降准快速落地,那么长端利率能否有效向下突破建议关注预计将于本月中旬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为定调当前经济形势和2022年宏观政策走向的最关键的风向标,如果本次会议对经济形势的判断仍显谨慎并释放出较为宽松的政策信号,则有望带动长端利率向下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