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泰证券-当前经济与政策思考:对2022年增速目标的三条建议-211205

《中泰证券-当前经济与政策思考:对2022年增速目标的三条建议-211205(11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泰证券-当前经济与政策思考:对2022年增速目标的三条建议-211205(11页).pdf(11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对2022年经济增速目标如何预期,需要考虑三个问题:1、要不要的问题——现阶段必然需要在由于疫情的异常冲击和扰动,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没有设置具体目标。 但伴随着复工复产,中国经济逐步修复,2021年又恢复设置“6%以上”的增速目标。 尽管当前面临新冠病毒突变的外部形势,但与2020年初相比,已经不再是异常冲击了,而是已有准备。 因此,不设置GDP增速指标的合理性并不存在。 在新增就业数并不适用,并且尚未提出较GDP增速更优目标前,仍会保留GDP增速目标。 有利于督促各部门、各地方围绕目标,鼓足干劲。 2、要多少的问题——“5.5左右”偏软,“5.5%以上”偏硬第一,《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明确要求,“不能简单以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这就意味着GDP增速没有必要设置过高的目标,经济工作的重心在于引导高质量发展。 第二,年度经济增速目标的设置,需要考虑短期衔接的问题。 2021年经济增速目标为“6%以上”,如何与“6%以上”进行衔接?是“向上衔接”还是“向下衔接”?就当前的经济形势来看,“向下衔接”的可能性更大。 第三,“向下衔接”还是“向下跳跃”?经济既面临压力,需要向下衔接,又要避免“大落”,那对于GDP增速目标的设置就具有极高的挑战。 个人认为,如果设置为“5%以上”或者“5-5.5区间”,可能难以认为是“衔接”,而是“跳跃”。 因此,从“6%以上”目标,向下衔接为“5.5左右”或“5.5%以上”两种方案,可能性较大。 差别在于,“5.5左右”偏软,设置了弹性空间;而“5.5%以上”偏强,明确了底线要求。 那现在到底应该“给空间”,还是“划底线”,值得思考。 3、怎么要的问题——宏观政策与结构政策双发力宏观政策方面:财政政策为主、货币政策配合的格局仍将延续,关键在于财政政策的落地见效。 结构政策方面:可以从三条主线来观察,第一是改革见效;第二是发展导向;第三是安全底线。 风险提示事件:政策变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