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鑫证券-宏观专题:存输入性通胀压力,整体趋势回落-210806

《华鑫证券-宏观专题:存输入性通胀压力,整体趋势回落-210806(11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鑫证券-宏观专题:存输入性通胀压力,整体趋势回落-210806(11页).pdf(11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商品价格进入震荡期,物价总体稳定CPI涨幅疲弱,猪肉成拖累项。 2021上半年CPI当月同比前低后高,由负转正,累计同比增速为0.5%,较上年同期下降3.3个百分点。 随着生猪生产持续恢复,猪肉价格同比连续9个月下降,上半年平均下降19.8%,影响CPI下降约0.45个百分点。 PPI上涨势头已得到遏制。 2021上半年PPI累计同比上涨5.1%,较上年同期提高了7个百分点。 6月份同比上涨8.8%,涨幅已有回落。 年初至今的大宗涨价趋势已有拐头迹象。 从年初至今,大宗商品经历了从普涨到小幅回调的态势,普涨的主要原因是上游原材料的价格上涨,而近期价格有所回落的原因是政府对通胀、市场投机需求的密切关注,连续出台了保供稳价等政策措施。 输入性通胀整体可控,整体通胀或震荡走低海外通胀高企,有一定输入性通胀压力。 造成全球通胀压力的因素主要包括宽松的货币政策带来的货币超发以及国际市场上原油等商品供需不平衡引发的价格走势强劲。 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疫后复苏,终端需求将会走强,引发通胀压力上升,诸多政策影响的不确定性需重点关注。 我们认为下半年输入性通胀压力还将存在,尤其是人民币贬值预期抬升后,输入性通胀的预期可能将增强,但从近期大宗价格变化看,纯输入性通胀的压力可控,主要需观察其对国内产业链影响。 国内PPI向CPI传导有限。 2021年适逢基期调整,目前CPI权重主要参考2020年居民消费性支出结构。 与上一次基期调整时的数据相比,各项权重变化明显,一定程度上存在相关商品及服务价格被市场错估的可能性,但总体趋于稳定。 PPI的构成按大类分为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两部分,我们对各项数据的权重做了简单估算,从结果看,生产资料的权重高达74.1%,而生活资料占比仅25.9%。 高企的PPI主要通过生活资料部分向CPI传导,但生活资料的权重仅为四分之一,整体影响力偏弱。 上游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会导致下游工业企业的加工及生产成本上升,从而抬高未来投入市场的生产制品的价格,最终可能会扩散到终端居民消费部门。 风险提示:国内外经济恢复情况不及预期;灾害天气超预期;海外疫情影响超预期;疫情反复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