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证券-钢铁行业重组深度研究(下):中国钢铁业路在何方-171223

《招商证券-钢铁行业重组深度研究(下):中国钢铁业路在何方-171223(21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招商证券-钢铁行业重组深度研究(下):中国钢铁业路在何方-171223(21页).pdf(21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我国钢铁产业兼并重组经历了一个从准兼并到兼并,从救济式兼并到战略式兼并,从不成熟兼并到较规范兼并,从政府主导重组到政府引导与市场力量相结合的国有资本、民营资本和海外资本共同参与的发展历程。
我国钢铁产业并购重组模式及影响:
从主导模式上来看,我国是以政府为主导的“拉郎配”,即便是民营企业之间的兼并重组也很大程度上受政府管控。由于以地方政府推动为特点,容易协调各级政府之间的利益关系,加之相应的行政手段和政策鼓励,重组工作容易开展。
从并购形式来看,我国钢铁行业的并购重组大致可以分为五种,即收购式、参股式、渐进式、委托经营式和企业联合式重组。收购式、渐进式和联合式是我国钢铁企业中较常见的兼并重组方式,就其效果来看,渐进式初期较容易为被兼并方接受,但后期整合推进的难度较大。联合式最容易造成集团成员间的貌合神离,整合后协同效应较差。而收购式则有明确的权利划分,为深层次整合奠定基础,效果较前二者佳,但要求兼并方有足够的资金实力。
国内钢铁行业并购重组存在的问题
影响钢铁企业联合重组的因素很多,如地方壁垒、体制障碍、利益冲突、职工安置、文化融合等,而跨地区、跨体制重组更加复杂,其中地方壁垒、体制障碍和利益冲突是三大影响较大的因素。
中国钢铁业并购重组环境成熟
宝武合并是系统性整合开始。宝武全面系统性整合,可以提高企业竞争力。
并且拥有世界前列的研发和技术优势、极具竞争力的成本优势和行业领先的超前服务优势。
钢铁业并购重组的内部条件。身处21 世纪钢铁并购潮环境中。从2000 年开始至2013 年底,钢铁行业完成并购3763 笔,交易总市值5002.6 亿美元,平均溢价32.13%。作为重资产行业,钢铁行业的并购规模在所有行业中居首位。在所有并购中,跨国交易占50%左右;落后产能将出尽,优质资源亟待整合。2015 年末国家提出供给侧改革,淘汰僵尸产能,淘汰长期亏损、扭亏无望但难以顺利退出的企业。2016 年开始出现有效产能的淘汰,有效产能占粗钢去产能目标的30%不到,2017 年将会继续增多;行业供需矛盾突出,需要重组引发规模及协同效应;产业布局与无序。
钢铁企业重组的外部条件:宏观经济复苏缓慢;国家政策推动;地方政府支持。
钢铁并购去产能的投资逻辑
钢铁去产能的最大逻辑为需求稳定前提下供给调整带来的行业景气度提升,其弹性来自于供给端,因此是产能周期范畴的中期逻辑,当然也与需求是否超预期有关。
并购重组的机会可能出现在两个阶段:一是去完产能之后的基本面机会;二是并购重组之前的预期提前反映,是主题或博弈性机会。选股逻辑有两条:一是行业龙头,二是持续存活的弹性标的,但归根结底仍是弹性。
2015 年是中国钢铁市场化去产能元年,2016 年政策加码,我们看好政策,2017-2018 年政府层面主导强强联合判断未来三年行业均将受益于去产能及兼并重组逻辑,一旦需求稳定或超预期,弹性将充分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