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联证券-2017年12月PMI数据点评:数说2017,高景气度背后的故事-180102

《国联证券-2017年12月PMI数据点评:数说2017,高景气度背后的故事-180102(10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联证券-2017年12月PMI数据点评:数说2017,高景气度背后的故事-180102(10页).pdf(10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事件:2017年12月31日,国家统计局、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布了2017年12月中国采购经理指数(PMI)数据:官方制造业综合PMI为51.6%,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非制造业商务活动PMI指数为55.0%,比上月回升0.2个百分点。
全年制造业稳健收官,供需格局持续改善:自2016年8月制造业PMI回升到50%的荣枯线以来,制造业景气度持续向好。2017全年维持在51%以上,个别月份甚至达到52.4%的高点。整体来看,PMI指数呈现“升一降一”的窄幅波动,全年中枢约为51.6%。
从五个分项指标来看,恰恰也是权重最高的订单指数和生产指数表现最为显著,对于制造业综合PMI起到了极大的拉动作用。订单指数全年中枢53.1%,生产指数全年中枢53.9%,分别较2016年提升了2.0和1.5个百分点。
降库存和高价格成为制造业的年度关键词,考验企业管理运营能力:得益于生产经营活动的合理化安排,高波动的订单需求并没有对生产造成极大的干扰,综合来看制造业仍是处于降库存消化积压订单的阶段。与此同时,2017年此起彼伏的价格上涨也对于制造业价格指数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连续多期在60%左右,出厂价格虽也有所抬升,但幅度和持续性远不及原材料端。尤其是下半年叠加环保限产,原材料价格持续走高,两者的价格指数差基本保持在6pct以上。在这样的情况下,管理运营能力相对较优的大型企业也就有了比较优势。
出口有望成为新亮点,强者恒强趋势还将延续:从12月单月的数据来看,整体表现较上月小幅回落,保持在全年水平附近。值得注意的是,新出口订单指数逆势上扬,较上月抬升1.1个百分点(51.9%),除了圣诞节、元旦等传统季节性需求外,我们认为海外经济体持续的经济复苏态势也是很重要的原因,而这一趋势有望在2018年持续体现为出口端的改善。另外,随着环保安全等规范督察的深入,行业存量博弈对管理技术等优势的偏向,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的分化或将持续。
非制造业景气度不减,业务活动预期不低:与制造业类似,2017年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也呈现出“升一降一”的波动,但景气度中枢维持在54.6%附近,远高于制造业的表现。与此同时,业务活动预期指数虽然也出现了频繁的波动,整体维持在60%以上。综合来看,非制造业的稳健向好态势更为明确,再细分建筑业和服务业则各有特色。
建筑业:海外订单的弹性+国内基建的根基
12月建筑业PMI为63.9%,创2011年7月以来的单月最高水平。事实上,今年整体建筑业都维持相对景气高点,中枢约为60.9%,远好于其他细分行业。订单量的持续表现毋庸置疑,而国内外的订单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新出口订单指数波动较大,最低点为1月36.4%,最高点为12月54.8%,差距足足18.4pct。在新出口订单贡献高弹性的同时,国内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的建筑业订单很好地起到了筑底的作用,截至11月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中基建投资增速为15.8%。
服务业:新价格,新业态,新结构
服务业的整体景气度水平可能就略为逊色了,全年中枢53.5%,订单水平也没有建筑业一般的高波动。我们更为关注其价格端的表现:尤其是下半年以来,投入品价格指数持续走高,从荣枯线水平之下一路回升到54.9%的高位,与之一致的销售价格也出现抬升。四季度以来,投入品价格上涨趋势有所缓和,与销售价格差逐步收敛。我们认为服务业价格走高除了投入品自身的传导外,服务业整体业态的新兴化和结构的现代化也是另一大原因,如以信息服务、邮政快递为代表的新兴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均值都保持在60%以上较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