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信证券-中科曙光-603019-Intel漏洞再次印证CPU国产化的必要性-180104

《国信证券-中科曙光-603019-Intel漏洞再次印证CPU国产化的必要性-180104(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信证券-中科曙光-603019-Intel漏洞再次印证CPU国产化的必要性-180104(5页).pdf(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事项:
2018年1月3日,computer Base网站报道称英特尔芯片存在一个巨大设计缺陷,微软和 Linux内核开发人员正在抓紧时间修复。安全漏洞最终会被修复,但是补丁会让PC(和Mac)的芯片速度变慢。
英特尔 CPU 被曝出存在重大安全漏洞,这一漏洞能够导致黑客访问到个人电脑内核访问的内存数据,其中包括用户账号密码、应用程序文件,文件缓存等。这个芯片级的漏洞并不容易解决,必须在操作系统上进行修复,但是即便修复后,也会给全球电脑带来性能上的打击。
目前,英特尔 CPU 漏洞信息尚未在网络上被公开,但它被称为“英特尔处理器在过去十年中出现的最底层设计缺陷”。黑客不仅可以利用该漏洞获取用户的受保护内容,甚至可以通过非法程序滥用这些内容。
评论:
Intel 的CPU芯片漏洞频出
截止目前的消息判断,本次intel 的CPU漏洞,需要操作系统厂商修改Linux 内核和Windows 内核来消除这个芯片层面的安全缺陷,或者更换新的CPU。因为此次的CPU 漏洞,能够使得应用程序访问任意地址——包括映射到应用程序空间中的内核地址。更新操作系统能绕过漏洞,但想要治标治本,就得更换CPU。
简单地讲,就是intel 的这一漏洞能够导致黑客访问到个人电脑内核访问的内存数据,其中包括用户账号密码、应用程序文件,文件缓存等。这个芯片级的漏洞并不容易解决,必须在操作系统上进行修复,但是即便修复后,也会给全球电脑带来性能上的打击。
为了补上漏洞。通过Windows、Linux 等操作系统的更新应对CPU 的漏洞,会导致英特尔CPU 速度放慢5 %~ 30%。
除了今天的漏洞事件之外,Intel 在2017 年5 月,英特尔官方公布了一个严重高危级别安全漏洞,据Intel 声称,该漏洞主要存在英特尔管理引擎(ME)的主动管理(AMT)、服务器管理组件(ISM)、以及英特尔小企业技术(SBT)中,攻击者可以利用该漏洞进行Intel 产品系统的远程控制提权。
2017 年11 月公布一份安全报告,承认近三年的处理器中,管理引擎ME 11.0.0-11.7.0 版本、可信赖执行引擎TXT 3.0版本、服务器平台服务SPS 4.0 版本里,共存在多达11 个安全漏洞,而被利用的环境正是MINIX!。Intel 近几年处理器所用的管理引擎“ME”其实是一套完整的迷你操作系统MINIX,而且拥有Ring -3 级别的至高无上权限,甚至关机都在运行,等于一个独立于计算机系统之外的迷你王国,但是Intel 从未对外公开过相关信息。
AMD 的CPU相对安全
根据公开信息判断,AMD的CPU 没有intel 暴露出的漏洞问题,因为AMD处理器并不受到内核页表隔离功能防御的攻击类型的影响。AMD 微架构不允许在特权级别较低的模式下运行时访问特权级别较高的数据的内存引用,包括推测性引用(speculative reference);如果出现这种访问,就会导致页面错误。
从传说到现实,CPU从底层影响信息安全,国产CPU是必然
之前是传说进口的各种芯片在底层留有后门,芯片厂商可以远程控制使用芯片的终端,并能获取数据。最近一系列的intel芯片漏洞频出,事实证明,芯片厂商可以通过芯片来控制芯片所配置的计算终端。所以,国家层面开始着手从芯片级解决信息安全问题,通过天津海光与AMD 的合作来进行。虽然现在国产CPU 暂时还不能大规模商用,但国产CPU 大规模普及是产业趋势、是国家意志。
AMD 和天津海光合作开发CPU解决芯片级国产化问题
2016 年4 月,AMD 与天津海光先进技术投资有限公司达成协议,设立合资公司,AMD 向合资公司提供X86 授权等技术,合资公司将利用该技术开发只在中国销售的服务器芯片。目前中科曙光持有天津海光26.46%的股份,公司将收益于天津海光和AMD的合作。
对于合资公司来说,可以利用AMD 的技术,形成自己的设计能力,在服务器芯片上形成强劲的竞争力。基于AMD 与天津海光的合作,中科曙光将能够通过对天津海光的参股在AMD服务器芯片巨大的潜在市场中获得丰厚回报。
服务器芯片领域是实现自主可控的最佳突破口
第一,芯片是自主可控的核心基础。国家要想在信息技术领域实现自主可控,就必须基础硬件软件着手,例如芯片、操作系统等。
第二,掌握核心技术必须依靠国家层面推动。半导体行业是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的产业,仅仅依靠单个企业很难突破。以美国为代表的拥有先进技术的国家,对核心技术和重要企业的转移非常严格。本月13 日,美国总统特朗普以妨害国家安全为由,叫停了中国私募基金Canyon Bridge 对美国芯片设计公司莱迪思的收购计划。莱迪思是做FPGA 的,仅次于Xilinx 和Altera。在CPU方面,中国自主研发的CPU 已经进入了热兵器时代,虽然性能比Intel 逊色很多,但起码党政军能用了。而在FPGA 方面,中国自主研发的FPGA 还处于青铜器时代。
第三,国家层面推动的中科曙光和AMD合作开发芯片,我们认为是中科曙光选对了芯片方向,找对了合作对象。
HPC是中科曙光发展人工智能的天然优势,超算领域唯一入选中国人工智能100 强
“算法、算力、数据”是发展人工智能的必要条件,只有将三者结合,人工智能才能充分发挥效力。计算和数据均离不开HPC技术,掌握了面向人工智能的高性能计算技术,就掌握了人工智能发展的核心。中科曙光在HPC 领域是国内绝对的龙头,相应的中科曙光也是国内发展人工智能的最具天然优势的公司。
人工智能垂直领域的资深媒体平台,“智东西”围绕专注智能变革,服务产业升级的愿景,在过去一年深入关注报道了数百家人工智能相关产业公司,构建了一幅涵盖400 多个人工智能企业的“2018 工智能超级产业链地图”。凭借着多年来在HPC、大数据、云计算的经验和技术积累,曙光独占“2018 中国人工智能100”上游技术提供方中HPC超算类别的榜单。人工智能100 强榜单从超算、芯片、传感、语音技术等领域评选出的,中科曙光是超算领域唯一上榜公司。
把握中长期产业发展中的中科曙光投资机会
我们假设:
(1)云计算业务进展顺利,通过城市云中心的运营收入为公司带来可观业绩;
(2)与AMD 合作进展顺利,能够快速实现服务器芯片国产化;
(3)基于公司高性能计算实力,借势发展需要超强计算资源的人工智能;
(4)中科曙光能够承担起实现国家服务器完全国产化重任,从芯片层面解决我国信息产业受制于人的困境。
从四个角度看中科曙光:
第一, 延续高性能计算龙头的绝对优势地位;
第二, 基于特殊股东背景发展全国性的云数据网络;
第三, 以市场换技术与AMD 合作,从芯片层面实现服务器完全国产化;
第四, 国内云端人工智能龙头。为人工智能的深度学习算法提供“训练”场所——云端服务器。在实现了芯片层面服务器国产化后,中科曙光非常有希望为人工智能产业提供国产化的高性能云端服务器。
综合以上,我们认为现在看中科曙光不能完全按照收入、利润的角度分析;更多的要从中长期考虑公司独家承担的服务器国产化的重任和人工智能领域的机会看公司的未来。维持买入评级。
维持业绩预测:2017~2019 年公司营收分别为61.39/85.73/119.45 亿元,增速分别为40.8%/39.6%/39.3%。净利润为3.05/4.97/8.75 亿元,增速分别为36%/62.9%/76%。每股收益0.47/0.77/1.36 元。对应2017~2019 市盈率分别为82.4/50.6/28.8 倍。维持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