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华创证券-债券类固收周报:转债迎开门红,18年打新收益将下降-180108

上传日期:2018-01-09 16:16:06 / 研报作者:王文欢 / 分享者:1001239
研报附件
华创证券-债券类固收周报:转债迎开门红,18年打新收益将下降-180108.pdf
大小:1209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华创证券-债券类固收周报:转债迎开门红,18年打新收益将下降-180108

华创证券-债券类固收周报:转债迎开门红,18年打新收益将下降-180108
文本预览:

《华创证券-债券类固收周报:转债迎开门红,18年打新收益将下降-180108(1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创证券-债券类固收周报:转债迎开门红,18年打新收益将下降-180108(14页).pdf(1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投资要点
        转债:
        新年第一周,股市迎来开门红,各类指数大涨,上周指数一度触及3400点。行业上,房地产板块表现亮眼,其次是建筑装饰、家电和化工。转债方面,中证转债指数放量大涨3.52%,成交量均有增加。
        一级市场:上周没有新券发行,仅有两只新券上市,同时有两家企业过会,分别是大千生态和威帝股份,规模分别在3.9亿和2.0亿,规模很小;同时上周有两家拿到批文,分别是艾华集团和无锡银行。
        策略上:股市方面,新年第一周迎来开门红,市场情绪较好,指数一度站上3400点,创18个月最大周涨幅,房地产表现亮眼。目前看,经过连续6连阳后,指数面临3400的整数位压力,叠加大涨后获利盘较多,前期套牢盘有所承压,短期或面临回调修整的可能,但中长期依旧看好震荡上涨趋势,而且结构性的分化行情还将持续,价值投资仍是主线,有业绩支撑个股依旧是市场关注重点,后期将迎来年报的密集公布,可提前布局年报行情。
        转债方面,上周股市大涨叠加供给放缓,转债表现较好,此前我们一再强调经过之前的大幅下跌之后,转债市场已处于一个相对底部,从中长期看已具备一定的配置价值,建议开始逐步布局,看好基本面较好,有业绩支撑的偏股型转债,一方面估值已经明显压缩,相对便宜,另一方面转债弹性较好,一旦后期股市反弹,弹性较大,尤其是在市场情绪极差时上市破发被错杀的个券,而对于基本面较差的偏债型转债相对不好看。目前看基本符合我们的判断,短期考虑到股市或面临一定的回调休整,对于转债建议谨慎追涨,尤其是一些涨幅较大的个券,可等待回调机会,或者布局一些涨幅较小个券以及等待尚未上市的新券,当然都是基于个券业绩较好。具体可关注兄弟、宝信、金禾、水晶、生益、林洋、国祯、顺昌、三一、国贸、广汽、雨虹等;发行未上市或已过会中可关注蓝思、太阳、道氏、大族等。
        新股:
        照上市统计,17年发行436只新股,创了历史新高,募集资金达到2300亿左右。发行节奏上呈现不断下降走势,11月新一届发审委上台,审核不断趋严,叠加市场调整,每周发行数量下降至3-5家左右。
        对于18年,新股发行数量将有所下降:审核趋严,过会率下降;新股堰塞湖问题初步得到解决。对于具体数量,预计全年在300-400家,平均每周6-8家。
        网下申购户数呈现逐步上升趋势,其中沪市最大申购数量最高增至6100家左右,年底降至5500左右,其中A类数量在1600-1800家波动,个人申购数量最高至2400家。深市最大申购数量最大增至7000家,其中A类数量在1400-1500家波动,个人申购数量最高至3700家左右。
        中签率方面,随着申购人数的逐步增加,中签率也有所下降,调整综合中签率从年初的万分之0.4左右下降至年底的万分至0.25左右,A类、B类和C类的平均中签金额分别在2.4万、2.1万和0.6万左右。
        新股开板涨幅震荡下行,年初月平均涨幅最高达到400%左右,4月开始下跌,涨幅降至200%左右,8-10月回升至300%左右,年底再次回落,11月最近仅170%,12月回升至200%。
        对于18年新股涨幅,我们估计很难明显回升,一方面监管严格打压,禁止炒新、炒高转送,新股涨幅过大就特停;另一方面市场风格未变,新股大多业绩较差,当然随着审核趋严,新股质量或有所回升。
        打新收益上,17年A类、B类和C类的打新收益分别为1725万、1520万和430万左右,其中沪市A类、B类和C类的打新收益分别为940万、830万金额265万,而深市A类、B类和C类的打新收益分别为785万、690万金额165万,沪市打新依旧好于深市。
        对于18年打新市场,我们认为收益将有所下降,一方面新股发行的数量和新股平均涨幅肯定要低于17年,另一方面,底仓经过17年大涨后,虽然估值没有高估,但想要像17年一样大涨估计比较难。对于纯粹的打新收益,我们进行简单的估计:
        假设新股发行数量平均每批在6-8家,每月4批,网下数量为4-6家,新股涨幅在220%左右,A类、B类和C类的平均中签金额分别在2.4万、2.1万和0.6万左右,则打满一年的A类、B类和C类的收益分别为1265万、1110万和315万左右。
        风险提示:
        转债供给超预期,股市大幅下跌。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