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化肥行业景气度盘点:发改委约谈重点化肥企业,国内供给或改善-210809

《中信证券-化肥行业景气度盘点:发改委约谈重点化肥企业,国内供给或改善-210809(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化肥行业景气度盘点:发改委约谈重点化肥企业,国内供给或改善-210809(3页).pdf(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近日,发改委约谈重点化肥企业,要求企业合规经营,避免囤积居奇。 企业表示将减少对外出口,优先保障国内化肥供应,国内紧供给局面或将改善。 但是化肥原料端价格支撑依然显著,国际肥料涨价大背景下,预计国内化肥价格下滑风险较小,短期将高位调整。 长期看国际、国内需求向好,而供给不足,国内化肥价格仍有可能维持在高位。 国际国内需求向好,紧供给下国内肥料价格持续上涨。 全球作物上涨周期带动肥料价格周期上行,受疫情影响,国外化肥企业开工有限,全球供应偏紧,价格持续上涨,主要的化肥产品如氯化钾、磷酸一铵、尿素的价格较年初的平均涨幅均在80%以上,磷酸二铵的价格较年初上涨也在50%以上;国内化肥价格也水涨船高。 据百川资讯统计,氯化钾均价在3256元/吨,磷酸一铵、二铵均价在3252、3209元/吨,尿素均价2743元/吨,较年初分别上涨79.89%、76.84%、47.54%和74.89%,化肥价格处近8年新高。 发改委约谈重点化肥企业,国内供应或有改善。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发改委)约谈重点化肥企业,要求企业合规经营,避免囤积居奇、哄抬价格、散布涨价信息等。 参会企业表示将暂不安排化肥出口,保障国内化肥市场供应。 7月29日,中农控股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化肥市场供应保障的通知》,全力做好化肥保价稳价工作。 实际上,在肥料储备期进行稳价保供的工作指示久而有之,年初春耕期发改委即做出过相关的稳价通知,即便是在化肥价格较为低迷的2016年,发改委也在春耕期做出相关通知要求保障化肥供应和价格基本平稳。 受国际化肥价格过高的影响,国内化肥出口较2020年显著增加。 据海关总署统计,1-6月份我国累计出口各种肥料1624万吨,同比增幅36.1%,其中尿素累计出口242万吨,同比增长40.9%,磷酸一铵190万吨,增长53.3%,磷酸二铵出口322万吨,增长58.4%,暂停肥料出口有望改善国内肥料的供应。 原料端价格支撑依旧显著。 受全球通胀及供需偏紧影响,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显著,化肥的原料价格上涨显著。 尿素方面:据百川资讯统计,7月动力煤均价884元/吨,合成氨均价4544元/吨,年同比上涨85.23%/80.13%;磷肥:磷矿石、硫磺及硫酸均价分别为525/1595/712元/吨,年同比分别上涨31.47%/155.2%/544.55%。 化肥的价格段支撑依旧显著,磷酸二铵的行业平均毛利目前在155元/吨,远低于去年同期的312元/吨,磷酸一铵及尿素的毛利则分别为792/1814元/吨,去年同期分别为273/1580元/吨,磷酸一铵上涨显著主因南美地区供需偏紧,价格上涨显著所致。 化肥价格有可能维持高位。 国内化肥价格上涨,除出口导致的国内供给偏紧外,还与原料价格支撑相关。 目前国内正处于秋季备肥期,发改委约谈后,预计化肥的价格将在短期内保持稳定,但国际化肥价格持续上涨,国外需求依旧强势的大背景下,国内价格很难独善其身。 部分化肥,如钾肥,国内进口依赖明显,而受限于国内247美元/吨的大合同价,国际钾肥优先运往价格上涨显著的巴西、东南亚、欧盟等地,国内自6月份后港口到货较少。 近期受台风影响,港口仅有少量美盛合同钾肥到货,国内主要的生产企业藏格控股的实际产能目前仅100万吨/年左右,更加剧了国内供应的紧缺,尽管7月份开始亚钾国际钾肥回国销售,但其产能仅25万吨/年,因而预计国内钾肥价格下滑风险较小。 除限制化肥涨价外,提升作物产品价格或许更有利于维护农民的收益。 风险因素:全球流动性快速收紧;粮食价格大幅下跌;肥料需求不及预测;政策风险。 投资策略:持续关注国内相关政策对化肥企业的指导,布局国内的主要化肥供应企业,重点推荐即将复牌的国内钾肥龙头盐湖股份,扩产在即的亚钾国际,磷复合肥龙头新洋丰及云图控股,持续完善产业链布局的川发龙蟒等,建议重点关注磷肥龙头云天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