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东方证券-《金工磨刀石系列之三》:港股简史与现状-180122

上传日期:2018-01-23 15:26:01 / 研报作者:朱剑涛 / 分享者:1005672
研报附件
东方证券-《金工磨刀石系列之三》:港股简史与现状-180122.pdf
大小:3564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东方证券-《金工磨刀石系列之三》:港股简史与现状-180122

东方证券-《金工磨刀石系列之三》:港股简史与现状-180122
文本预览:

《东方证券-《金工磨刀石系列之三》:港股简史与现状-180122(5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方证券-《金工磨刀石系列之三》:港股简史与现状-180122(52页).pdf(52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研究结论
        港股历史悠久。香港的股票交易早在19  世纪60  年代就已出现,随后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英资垄断的早期发展时代(1860~1969)、一城四所时代(1969~1986)、联交所统一时代(1986  年-2000  年)、港交所上市的国际化发展新阶段(2000  年至今)。
        港股市值与A  股持平,创业板规模较小。港股发行制度的典型特征为双重存档制,高度市场化是联交所证券发行审核的主要特点。港股退市标准模糊、程序冗杂。大量的“仙股”、“僵尸股”长期滞留在市场中,退市率极低。
        港股不存在涨跌幅限制,每天都有股票涨跌幅超过10%。超大幅涨跌基本均出现在一港元以下的小票中。卖空监管制度成熟、  交易活跃,主板卖空成交额占市场总成交额的比例不断增加。
        再融资极其便利。监管以事中监察和事后追责为主,基本不干预市场交易。
        2016  年外地机构投资者交易金额占比最大。机构和个人呈现70/30  分配格局。海外投资者占比超50%且不断上升。外地投资者中呈现出英国、美国、中国内地三足鼎立的局面,内地占比加速提升。
        港股融资融券市场较为成熟,可融券标的不断增加,主要集中于金融、工业、地产、非日常生活消费品等大蓝筹股票。
        近50  年港股市场共经历七轮牛熊市交替。整体熊短牛长。经济增长是港股牛市的主因,境内外金融危机是熊市主要导火索。熊市背后的深层次原因还是整个市场估值过高。明星行业和个股的共同特点是基本面利好,业绩提升。
        港股股价和市值分布较为极端,呈现两极分化的格局,市值集中度高,仙股众多,仙股股价波动性大,易暴涨暴跌,流动性低。港股成交远不及A  股活跃,僵尸股众多。港股估值提升,但仍整体偏低。金融地产板块估值最低,消费品板块估值最高。
        市值效应主要存在于市值极小的股票中,剔除小票后的恒生综指中并不存在市值效应。仅2006  年-2008  年11  月出现大盘股行情,金融危机发生后2008年11  月之后-2010  年出现小盘股行情,其余时间IC  并不显著。动量效应普遍存在,6  -12  个月形成期,1-6  个月持有期最明显。动量因子单调性较为明显,但2008  年底到2009  年初金融危机期间多空组合出现较大回撤。
        港股与英美市场相关性较强,与中国内地市场的相关性在不断增强。港股和A  股盈利趋势一致,中资股占据半壁江山。AH  股股价联动性较强,且相关性逐步上升。A  股溢价是常态。
        风险提示
        量化模型失效风险
        市场极端环境的冲击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