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泰证券-信用品周报:化工行业之煤化工全梳理-180122

《中泰证券-信用品周报:化工行业之煤化工全梳理-180122(2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泰证券-信用品周报:化工行业之煤化工全梳理-180122(22页).pdf(22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投资要点
专题:化工行业之煤化工全梳理
煤价推高行业成本,供需矛盾渐显
煤化工各产业链的上游供应均为煤炭,煤价的高低直接影响了煤化工产业的成本。2016年煤炭价格开始上涨,含税无烟煤价格从595元/吨一路上升至2018年1月中旬的1290元/吨,给煤化工行业带来较大成本压力。
煤化工的下游产成品分布较广,目前发展相对成熟的有煤焦化、煤制合成氨、煤制甲醇、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等产业链。
煤炭-焦炭-钢铁产业链方面,2017年钢价大涨,钢厂有维持钢材产量同比增速的动力。而焦炭行业去产能依旧,供需格局改善。煤炭-合成气-甲醇方面,我国甲醇产能分布不均,供需地域分化导致部分地区的进口需求极大。2017年下游主要产品烯烃的需求增加,不过其他下游产品的需求改善幅度一般,供给仍相对过剩。煤炭-合成气-合成氨-化肥产业链景气度较低。近年来农户购肥积极性持续下滑,行业持续低迷,尿素开工率维持在60%以下的低值,预计后期需求仍将会维持在低位。
相比之下,新型煤化工发展多处起步阶段,煤制化学品的发展更成熟,下游需求旺盛,但受制于技术水平,成本优势一般,盈利易受油价影响,且现阶段产能投放较多,未来供给压力较大。
行业盈利能力分析:传统煤化工盈利稳定,新型煤化工定价能力弱
2017年6月企业营收同比明显反弹,企业大多兼营煤炭开采业,煤炭价格大涨,带动营收增速提高20个百分比以上。不过毛利率提高幅度在5个百分比以内。传统煤化工成本中原材料占比大,产品提价可能不能覆盖原材料成本上涨,毛利率增幅有限。不过其受其他炼制渠道替代品竞争性较低,盈利相对稳定。新型煤化工的毛利率波动更大,原材料的占比低,前期投资成本很高,折旧费用占比大,且产品定价能力弱。
行业财务状况分析:债务压力加大,现金流改善
传统煤化工和新型煤化工相比,杠杆率较高,资产负债率在70%以上,而新型煤化工仅在55%附近。企业长期偿债压力略大,短期偿债压力一般。
从现金流的角度看,行业的流动性整体得到提升。经营活动现金流以改善为主,筹资能力增强,对外投资压力减轻。不过我们同时也注意到,各子行业的收现比、应收账款周转率并没有同步改善,说明随着毛利率的回升,企业向下游收款能力反而在减弱。
2017年煤化工超额利差在200bp水平上下波动,绝对值水平高。短期内,行业的短期债务压力较轻,现金流以改善为主,且油价上涨压力较大,煤化工企业的营运将有所改善。但是长期来看,后续产能一旦投放,行业供需矛盾将进一步突出,企业向下游收款能力本就不强,届时将进一步削弱企业的流动性。
信用品一周回顾:高等级短久期收益率下行,但交易量依旧收缩
上周一级市场利率依旧在高位震荡,取消发行规模达到119亿。但是发行规模依旧出现明显反弹,信用债共发行1201.2亿元,净融资337.73亿元。二级市场方面,收益率全面下行,信用利差收窄,产业债收窄幅度较城投更大,中票收窄10bp以上,而城投债收窄5bp左右,钢铁、公用事业等行业超额利差表现较好。成交量方面,市场交易情绪回升,单周交易量达到3220.41亿元。
风险提示事件:政策超预期变动,资金超预期紧张,超额利差计算方式由于样本采集问题可能与市场真实情况存在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