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信达证券-杉杉股份-600884-业绩持续大超预期, 双轮驱动日益精进-210809

上传日期:2021-08-10 07:40:17 / 研报作者:武浩陈磊 / 分享者:1005690
研报附件
信达证券-杉杉股份-600884-业绩持续大超预期, 双轮驱动日益精进-210809.pdf
大小:540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信达证券-杉杉股份-600884-业绩持续大超预期, 双轮驱动日益精进-210809

信达证券-杉杉股份-600884-业绩持续大超预期, 双轮驱动日益精进-210809
文本预览:

《信达证券-杉杉股份-600884-业绩持续大超预期, 双轮驱动日益精进-210809(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达证券-杉杉股份-600884-业绩持续大超预期, 双轮驱动日益精进-210809(5页).pdf(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Table_S事件:公司发布ummary2021年半年度报告,2021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7.60亿元,同比增长659.2%,扣非归母净利7.24亿元,同比扭亏为盈。

其中二季度单季实现归母净利4.57亿元,同比增长148.9%,环比增长51.3%;扣非归母净利4.42亿元,同比增长608.0%,环比增长57.3%,高于业绩预告上限,大超市场预期。

其中锂电材料归母净利4.6亿元、偏光片5.1亿元、光伏0.02亿元、拟剥离业务-0.93亿元、稠州银行长投0.6亿元,母公司财务费用-1.5亿元。

点评:负极材料加速放量,快充、硅基等差异化市场快速开拓,石墨化影响有望逐步改善。

公司2021上半年负极材料销量4.15万吨,归母净利2.31亿元,测算单吨净利0.64万元/吨。

在内蒙等地“双限”石墨化供应紧张背景下,公司通过参股石墨化加工企业,内部扩产、创新工艺等多种手段保障核心工序稳定供应,支撑销量环比持续增长。

随着包头一体化二期项目、乌兰察布项目年底逐步投产,以及远期四川眉山20万吨一体化项目投产,公司石墨化自供比例快速提升,成本有望持续下降。

产品方面,公司持续巩固在差异化市场竞争优势,最新一代快充产品在全球主流消费企业试产,预计2022年全面导入,硅基负极在已批量应用于3C基础上,2021年下半年有望对全球知名电动工具企业实现批量供货,依托高性价人造石墨等产品,下半年动力类销售规模也有望大幅提升正极材料量利爆发增长,高镍进程加速,一体化降本可期。

公司2021上半年正极材料销量1.67万吨,归母净利1.76亿元,我们测算单吨净利在1.5万元左右。

上半年动力及小动力市场放量带动公司销量大幅增长,同时公司优化供应链及采购结构,成本增长有限,单吨盈利大幅提升。

高镍方面,高镍单晶三元完成车间试产,进入车厂B轮试样;高镍多晶获得吨级订单,进入车厂C样测试,有望在2022年批量稳定供应;高镍NCA应用独创包覆技术,批量供应主流客户。

一体化方面,公司永杉锂业一期2.5万吨产能预计2021年9月试产,同时参股常青新能源保障前驱体供应,未来随着正极一体化供应及携手巴斯夫开拓龙头客户,有望持续贡献可观投资收益。

电解液一改故辙,6F自供比例提升,充分受益行业景气。

2021上半年公司6F产线达产,固定成本摊薄基础上受益产品涨价,电解液盈利大幅提升,同比扭亏为盈。

在行业景气持续背景下,公司启动锂盐二期2000吨6F扩产计划,基本可满足自有4万吨电解液产能需求,自供比例提升进一步受益行业景气。

2021上半年公司偏光片业务实现归母净利5.2亿元,其中二季度单季实现3.2亿元。

受益设备和工艺改善带来的产线提速,以及持续推进精益生产,降本增效,偏光片季度平均单月盈利环比提升11%至1.1亿元。

偏光片资产交割以来运营持续向好,后续仍将通过原材料采购进口退税、高新技术企业申报、产线持续降本增效等进一步提升盈利能力。

长期看,公司加速产能扩张进一步提升偏光片业务市占率,自今年年底起,将逐步有广州、江苏、四川合计6条产线投产,较当前产能翻倍,公司产能在技术及靠近国内客户布局方面优势明显,将支撑偏光片业务长期业绩增长。

加速剥离资产出清,聚焦主业再创辉煌。

拟剥离资产层面,富银融资剩余股权已完成出售;储能业务运维平台公司的股权处置已完成;充电桩业务正与意向收购方进行洽谈。

同时,随着偏光片进口退税落地、定增落地降低财务费用、以及LG30%对应股权逐步回购,母公司费用有望持续下降,公司盈利实力将逐步真正反映在报表上。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预计公司2021-2023年营收246.7、281.1和333.6亿元,同比增长200.3%、13.9%和18.7%,归母净利19.2、28.0和35.4亿元,同比增长1288.7%,46.2%和26.4%,维持对公司的“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行业需求不及预期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进口退税、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定增进程不及预期风险等。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