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信视角看债:此消彼长的债务融资-210810

《中信证券-信视角看债:此消彼长的债务融资-210810(20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信视角看债:此消彼长的债务融资-210810(20页).pdf(20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2021年1-7月城投发行延续去年高增长态势,5月受到审批扰动因素影响单月下降。 总量融资的修复难掩区域分化的问题,未来在监管持续收紧下,高中低等级的融资分化预计将愈加清晰。 根据往年观察,地方债的增量资金对城投有显著的帮扶作用,而今年地方债发行低迷,近期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按照监管要求,地方将预留部分专项债额度在今年12月发行,一定程度上缓解三季度的供给压力。 而如果今年下半年地方债供给节奏呈现9月>12月>8月>其他月份的态势,那么需特别关注接下来地方债供给对城投的影响,以及特定区域中低等级城投品种被市场接受程度与融资演化趋势。 2020年10月以来,城投债净融资呈现波动走势。 在经历了6月的复苏之后再次出现下跌。 在积极的财政政策指引下,城投债发行速度加快,在5月城投债净融资出现负值之后,2021年6月城投净融资规模呈现大幅增长,同比增长67.24%,虽仍不及年初净融资额,但亦出现复苏态势。 在经历了短暂的复苏之后,2021年7月末城投债净融资从6月的2584.81亿元再次滑落至1050.62亿元,下行幅度明显。 但整体来看,2021年上半年城投债发行相较去年同期仍提升近5000亿元,城投债发行端并未有明显减弱。 分省份来看,2020年10月以来,信用债净融资较多仍是东部发债大省,云南、辽宁、山西等地区截至2021年7月信用债净融资为负。 截至2021年7月信用债净融资情况按省份来看,浙江、江苏、广东、北京、山东、四川、江西、湖南等东部发债大省信用债净融资规模较大,其中浙江和江苏7月信用债净融资规模超4000亿,广东和北京超2000亿。 四川省信用债融资复苏较好,2020年10月至2021年7月期间信用债净融资规模1541.54亿元。 而2020年10月至2021年7月期间,云南、辽宁和山西的信用债净融资额均为负值,仍需要警惕局部地区的信用债融资问题。 天津、河南、云南、山西近一年AAA高等级城投区域利差中,云南增加最多,次之分别为天津、山西、河南。 我们梳理了天津、河南、云南、山西四省近一年以来AAA高等级城投区域利差走势情况以及相关影响事件,四省市中云南省始终保持区域利差走势高位,且一年变化值也增加最多,近一年以来AAA级城投利差上升834bps。 河南省区域利差水平保持相对低位且稳定,一年以来区域利差波动在80-130bps区间。 2021年1-7月高评级城投发行规模高于中低评级、低层级城投,净融资明显低于中低评级、低层级城投。 2021年1-7月AAA、AA+和AA评级城投债发行规模分别为11109.38亿元、11579.32亿元、8229.45亿元;AAA、AA+和AA评级城投债净融资规模分别为1627.18亿元、6133.50亿元、3755.86亿元。 在融资收紧的环境下,高评级发行规模增多,弥补了中低评级融资短板。 多年来地方债与城投债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地方政府融资的有力工具。 2021年上半年城投债发行和融资整体表现良好,即便地方债发行较为迟滞,对于地方融资影响仍可控。 5月城投债规模出现断崖式下跌,净融资规模一度转为负数。 若城投净融资困难的情况在下半年重现,在风险偏好下行背景下无疑将会加大对地方债的诉求。 但近期多省份审计报告提示专项债的使用问题,即出现资金闲置、超范围使用专项债资金,甚至出现了发放工资、差旅费及购买理财等问题,也影响了地方债监管态度。 如果经济持续回暖,那么预计严格监管趋势将持续,地方债发行可能不及预期,城投债利差则将会承压。 反之,如果洪灾、疫情反复等事件影响经济复苏进程,不排除各项融资政策实际实施将出现阶段性缓和。 风险因素:监管政策再度收紧,资金市场利率上行,再融资难度加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