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证券-公募基金港股配置研究(5):增量资金面临紧迫的配置压力-180204

《光大证券-公募基金港股配置研究(5):增量资金面临紧迫的配置压力-180204(3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大证券-公募基金港股配置研究(5):增量资金面临紧迫的配置压力-180204(32页).pdf(32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亮点1:非主投港股基金增长迅速,未来可能成为港股通基金的主要模式
新规发布以来,主投港股类的港股通基金进展大幅放缓,而非主投港股类基金的发行增长迅速。截至18 年1 月底,非主投港股类基金共成立了28 只,总规模718.52 亿元,在全部港股通基金中的规模占比已经达到了44.59%。
尽管非主投港股产品在股票持仓中不得持有超过50%的港股,且多数非主投港股产品的港股业绩基准比例普遍在30%以下,但非主投港股基金的数量和规模增长迅速,带来的可投港股资金规模仍然非常可观。全部非主投港股基金的港股可投资金额合计175.20 亿,在全部主动型产品的增量资金(205.38 亿)中占比高达85.30%。
◆亮点2:增量资金存在较迫切的配置需求
17Q4 以来,新发行港股通基金共计带来了783.15 亿的增量资金,其中参照业绩基准比例折算的可投资港股增量资金为217.12 亿元。17Q4 以来港股可投额累计增长285.02 亿,至536.38 亿。而截至2018年1 月底,尚有18 只新产品处于募集中,还将带来更多的增量资金。以存量产品的港股投资比例推算,这些产品在未来需要尽快买入300-400 亿元的港股。参考4 季度内港股通基金的持仓结构变化,增量资金需要尽快完成在中资金融上的核心持仓,并进一步向其他低估值板块扩散。
同时,存量部分,港股通基金在17Q4 将部分仓位转回A 股。18 年以来,随着港股估值修复行情继续加速,各基金也正在快速将仓位转回港股,从而带来更迫切地港股配置需求。
◆亮点3:公募基金17Q4 内持续增持中资金融并减持可选消费(汽车为主)和信息技术(电信为主)板块
17Q4 内,港股通基金重仓配置在金融、信息技术和可选消费行业。持仓增长最快的板块仍为金融,工业、信息技术、医疗保健居次。信息技术(电信)、可选消费(汽车)的持仓规模下降较为明显。关注热度上升最快的行业为金融,其次分别为工业、医疗保健和信息技术。关注热度下降最快的行业为原材料、公用事业和必选消费。
QDII 基金在港股上继续重仓信息技术,金融、非日常生活消费品和医疗保健板块其次,但港股的关注热点开始更多转向中资金融。
◆风险提示:美元反弹导致市场资金波动的风险;A 股低迷和春节假期临近影响国内资金的南下净买入,可能导致市场波动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