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光大证券-银行业:中国银行业盈利模式的转变-180205

上传日期:2018-02-06 15:49:40 / 研报作者:张博玉 / 分享者:1007877
研报附件
光大证券-银行业:中国银行业盈利模式的转变-180205.pdf
大小:3432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光大证券-银行业:中国银行业盈利模式的转变-180205

光大证券-银行业:中国银行业盈利模式的转变-180205
文本预览:

《光大证券-银行业:中国银行业盈利模式的转变-180205(4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大证券-银行业:中国银行业盈利模式的转变-180205(42页).pdf(42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摘要
        本文通过分析银行盈利构成及影响银行盈利模式的社会、经济和监管环境变化,探讨未来银行盈利模式的转变。我们认为,银行盈利整体处于下行区间。前期银行息差收窄,主要靠扩张规模及理财等业务获得盈利。鉴于社会、经济等多方面的变化,未来银行业盈利模式将发生如下转变:
        一、银行向零售转型成为未来发展的长期趋势。1)在金融脱媒和加强监管共同作用下,银行负债成本高企,易上难下,对零售存款的竞争空前激烈。2)银行只有寻觅高收益资产才能匹配高企的负债成本,零售业务成为优选。3)居民消费兴起使银行消费信贷、信用卡和投资理财获得广阔发展空间。4)大数据和金融科技发展改善了银行零售业务的风控,使以往难以批量化经营的零售业务变得可能。当前,银行正提供包括存贷汇以及资管等各方面的综合零售服务。
        二、中收增长平稳,但内部结构有所调整。随着业务规范化,银行套利机会减少,只有靠深挖业务、提高经营能力才能盈利。在这方面,银行中收将迎来微调。新兴业务包括托管、结算、投行相关服务等将获得进一步增长。资管相关业务受监管影响,收入可能在短期内小幅下降。但长远来看,居民财富管理需求日益增长。新兴业务将带领银行资管迎来新的增长空间。
        三、贷款结构调整,谋求综合收益。银行将难以继续依靠规模快速增长获得盈利,银行资产规模增长将从超高增长进入平稳期。银行积极调整贷款结构,提高息差和资产质量。大型基建和新兴产业将是银行未来贷款的主要方向。更重要的是,贷款业务将成为银行以贷联动、提高获客渠道和谋求综合收益的重要手段。综合收益理念的深入,也意味着银行深耕细作、多样化经营的开始。
        投资建议
        鉴于国内银行业正处于盈利模式转型的窗口期,我们推荐以下银行:1)零售银行的龙头招商银行;2)不良大幅改善,零售贷款增长迅速的农业银行;3)具有基建资源优势,且综合经营能力强健的建设银行;4)具有客户优势、经营能力强,拥有良好成长性的宁波银行。5)核心盈利能力突出,向传统信贷集中资源的工商银行。
        风险提示
        未来经济意外下滑对银行的现有经营模式的挑战,导致银行的不良贷款上行和战略的重心调整;监管意外过严对于银行经营带来的巨大挑战,使得银行的业务面临短期较大幅度的调整,中收下降甚至导致资产的较大规模缩表,从而带来利润大幅下滑;内控不完善,违规行为可能带来操作风险。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