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证券-外部冲击下的市场大跌怎么办:需要谨慎,不需要恐慌-180206

《光大证券-外部冲击下的市场大跌怎么办:需要谨慎,不需要恐慌-180206(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大证券-外部冲击下的市场大跌怎么办:需要谨慎,不需要恐慌-180206(5页).pdf(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新格局是调整的根本原因。变动的只是市场参与者的情绪,市场自己运行的客观逻辑一直没变。今年以来市场关键词一直有两个,一个是"新格局",一个是"价值重估"。价值重估支撑市场上涨,但新格局下有两个基本特点,一个是盈利增速下行,这也是新格局下的最大风险,另一个是宏观审慎监管,紧信用、去杠杆、防风险一直在路上。基于这两点,我们在上周五提出《无需恐慌、择票布局》,认为"情绪宣泄的终止和去杠杆节奏的再把控,需要一定时间做调整,所以现在难以断言就是大规模加仓的时机,还需要继续观察一些信号"。但在周一却出现了对中小银行大举拉升,这一点显然忽视了新格局下中小银行的风险,进一步积聚了市场的调整压力。因此,外部冲击只是诱发因素,根本还是因为新格局下,价值重估节奏过快,叠加春季躁动的不现实预期,导致市场短期难免波折。
鲍威尔不是耶伦,美国股市持续崩盘式挤泡沫的概率低。美国当前基本面并没有出现明显恶化迹象,市场崩盘式的挤泡沫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预期政策收紧在与基本面改善的赛跑中开始领先,这和耶伦的卸任前表态有关。耶伦的风格是强调政策不落后于形势,这是吸取格林斯潘等前任的教训,以小泡沫的不断刺破来换取大泡沫的不累积。耶伦之后左侧风格会不会弱化不得而知。但美联储独立性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强,如果时任美联储主席是在位总统、党派任命的,那么其决策将会体现在位总统和党派的意图。特朗普寻求"让美国再次强大",崩盘式下跌持续对共和党今年的中期选举也必将不利。因此,预计承担宏观审慎监管职责的新任美联储主席,大概后续会释放一些信号以遏制恐慌情绪蔓延。当然,这并不代表美国货币政策正常化进程的逆转,而只是对进程节奏的把握。但是对于去杠杆、挤泡沫、防风险而言,我们反复强调,节奏远比方向更重要。
中国会平衡好坚定的严监管方向和可控的严监管节奏,抛弃躁动、坚守价值、择票布局,方是上策。国家强,经济体系必须强。股灾这种系统性风险的爆发,显然不是经济体系强的标志。一则周一银行被大举拉升,虽然影响了平抑市场非理性波动资金的抓手问题,但毕竟仍在,二则股灾殷鉴未远,去杠杆不会重蹈覆辙。更重要的是,新格局下的价值重估本质上是个增量资金入市的机会:一是加入MSCI之后海外资金的被动配置,二是中国金融风险释放后国内外资金对中国权益的重新定价,三是紧信用、控房价、防风险下,面向权益的财富再配置。在目前市场并不存在系统性高估的背景下,这样一个非理性杀跌非但不是恐慌的理由,恰恰是择票布局的机会。我们建议关注三大溢价和一个主题:消费趋势溢价、金融业绩溢价、周期龙头溢价以及科技主题择时。
风险提示:严监管节奏超预期、经济下行超预期、美国加息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