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中国光大绿色环保-1257.HK-2021年中报点评:运营发力推动盈利改善,业务升级加速转型-210811

《中信证券-中国光大绿色环保-1257.HK-2021年中报点评:运营发力推动盈利改善,业务升级加速转型-210811(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中国光大绿色环保-1257.HK-2021年中报点评:运营发力推动盈利改善,业务升级加速转型-210811(3页).pdf(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建造收入大幅下滑导致公司2021H1业绩略微低于预期。 建造、运营此消彼长,推动收入质量持续改善明确,运营收入H1占比同比提升14pcts至70%。 公司存量生物质投资接近尾声,正谋求布局碳中和新业务以引领转型和打造新增长点。 下调建造收入预测并下调2021~2023年EPS预测至0.65/0.71/0.76港元,现价对应P/E分别为4/4/3倍,维持公司“买入”评级,目标价3.90港元。 H1业绩略微低于预期。 公司H1实现营业收入43.19亿港元,同比增长2%;实现归母净利润7.02亿港元,同比减少15%;折算基本每股收益0.34港元。 此外,公司拟派发中期股息0.07港元/股。 H1业绩略低于预期,主要原因是公司建造服务收入下降明显(同比下降36%)。 运营发力推动盈利质量改善,持续调整电/热比对冲政策冲击。 疫情冲击减弱、项目陆续投运等推动公司H1生物质及危废处置量均增长明显,H1公司生物质及生活垃圾处理量分别为375.2万吨及166.4万吨,同比增长30%及55%,推动公司H1的上网电量同比增长15%至28.9亿千瓦时;公司H1危废及固废处置量10.4万吨,同比增长30%。 处理规模增长推动运营业务表现抢眼,H1公司运营业务收入同比高增26%至30.2亿港元。 公司建造业务受在手生物质项目投资接近尾声影响,H1建造收入同比下滑36%至11.2亿港元。 建造及运营的此消彼长推动运营业务在公司H1整体收入中占比增至70%,盈利质量持续改善趋势明确。 为对冲生物质补贴调整政策冲击,公司近年来持续发力供热业务并收到良好效果,H1公司蒸汽量同比增长80%至105.9万吨,明显快于同期生物质处理增幅,我们预计公司未来将持续加大生物质供热拓展力度。 存量生物质投资接近尾声,加速布局碳中和新业务。 截止2021H1,公司完工的生物质综合利用项目共49个,在建项目仅剩一个,公司前期大力发展的生物质业务随着政策调整及在手项目建设接近尾声,公司正在谋求新业务领域以打造新的增长来源。 公司传统生物质业务加速向高附加值方向转型,供热市场开发工作持续推进;危废及固废处置业务稳步向工业环保服务商转型,废旧轮胎处置布局已经初显眉目,碳中和、光储充一体化、动力电池回收等技术研发工作也在积极研究推进。 此外,公司已做好碳资产核算、盘查等准备工作,8个生物质综合利用项目已完成CCER开发(但尚未完成核证备案),预计未来在碳市场参与放开后会创造新收入来源。 风险因素:补贴政策超预期调整;燃料收集成本大幅上升;工业废物量/价下滑。 投资建议:考虑到公司2021H1工程收入下降明显且当前在建项目规模已经较少,我们下调2021~2023年工程收入预测并相应下调2021~2023年EPS预测,将原预测值下调20.77%/22.69%/15.04%至0.65/0.71/0.76港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4/4/3倍。 参考可比公司给予2021年6倍目标P/E,对应目标价为3.90港元,维持“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