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银国际-保险行业中国保险市场2017年保费数据点评:寿险行业集中度回升;财产险非车业务向好-180212

《招银国际-保险行业中国保险市场2017年保费数据点评:寿险行业集中度回升;财产险非车业务向好-180212(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招银国际-保险行业中国保险市场2017年保费数据点评:寿险行业集中度回升;财产险非车业务向好-180212(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寿险行业:保费增速稳中趋缓;保障水平快速提高。2017 年,人身险公司保持较快发展,原保费收入同比增长20.04%,达到人民币2.6 万亿元。随着保监会强监管、治乱象,虽然原保费收入增速放缓,同比下降16.7 个百分点;但是保险行业回归本源,为全社会提供风险保障4,154 万亿元,同比增长75%,保额增速高于行业业务增速55 个百分点。尽管行业回归保障令开门红时期保费收入承压,然而人身险公司业务结构持续优化,2017 年新单期交业务同比增长35.71%,占新单业务的37.59%,提升6.94 个百分点,预计保费收入增长将逐渐由趸交推动转向续期拉动,2018 年人身险公司业务增长仍将维持稳中趋缓态势。
寿险行业集中度回升。保监会强监管、治乱象,对各人身险公司影响不一。上市寿险公司由于长期聚焦保障类业务、期交业务和营销员渠道建设,受冲击最小。其中,中国平安、中国太保、中国太平原保费收入增速分别为34%、27%、21%,超过行业增速14、7、1 个百分点。上市寿险公司的市场集中度止跌回升:2016 年,上市寿险公司原保费收入合计占人身险公司的53%;2017 年,上市寿险公司市场份额步出谷底,由一季度的48%逐步回升至年末的53%,与2016 年末持平,终止了自2014 年以来加速下滑的趋势。受冲击最大的人身险公司中,富德生命人寿11M17 保费同比缩水23%,市场份额排名由2016 年末的第8 下降至11M17 的第10;长城和渤海人寿保费分别缩水28%和33%,排名由36、37 位下滑至45、49 位。而泰康人寿排名由2016年的第10 位大幅提升至11M17 的第5 位。长远而言,强监管有利于人身险公司健康竞争、行业稳定发展。
开门红保费收入料将承压。134 号文要求:(1)年金保险产品首次给付应在保单生效满5 年之后;(2)每年给付或部分领取比例不得超过已交保险费的20%;(3) 保险公司不得以附加险形式设计万能型保险产品。2018 年开门红,保险公司纷纷推出合规型年金产品。由于快速返还、高现金价值产品受限,险企试图通过差异化竞争策略以增加产品吸引力。中国人寿、泰康人寿开门红产品捆绑销售养老社区入住资格;中国人寿、新华保险可附加医疗保障;中国平安、中国太保推出针对子女教育需求的保险产品组合;中国太平则通过保额分红的设计增加产品现金价值。然而宏观经济向好、银行等渠道理财产品收益率提升,年金产品理财灵活度被弱化、竞争力不强,2018 年开门红阶段保费收入增速料将下滑。
财产险行业:宏观经济企稳,利好非车业务。2013 年以来,随着汽车消费增长放缓,车险业务同比增速逐渐趋于平缓,由2013 年的18%逐步下降至2016年的10.2%。2017 年,财产险公司车险业务原保费收入7,521.07 亿元,同比增长10.04%;而与宏观经济相关性较强的非车险业务原保费收入3,020.31 亿元,同比增长24.21%,超过车险业务增速14.17 个百分点,在财产险业务中的占比达到28.65%,提升2.41 个百分点。在宏观经济转型升级的背景下,预计财产险业务发展动力将主要来自非车险业务。其中,农业保险已成为产险业务第二大险种,11M17 原保费收入452.49 亿元,占比5.1%;食品安全、环境保护、医疗责任、安全生产等责任险得到国务院立法推动;服务实体经济亦催生出一系列新的保险产品。
上市财产险公司保费收入增速回升。2015 年,商车费改启动,2016 年在全国实施,车险市场竞争加剧,上市财产险公司保费收入增速一度下降。然而2017 年,中国平安、中国太平保费收入增速均为21%,超过行业增速7 个百分点;中国财险、中国太保保费收入增速为13%、9%,分别较2016 年回升3 个百分点及7 个百分点。二次费改虽或令2018 年车均保费承压,但将利好定价及风险管控能力更强的大型险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