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证券-教育行业动态研究:全国性K12课外培训整顿大幕开启,龙头长期受益推动市场集中度提升-180227

《上海证券-教育行业动态研究:全国性K12课外培训整顿大幕开启,龙头长期受益推动市场集中度提升-180227(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证券-教育行业动态研究:全国性K12课外培训整顿大幕开启,龙头长期受益推动市场集中度提升-180227(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行业动态
近日,教育部、民政部、人社部、工商总局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明确将针对面向中小学生开展学科类培训及竞赛活动的培训机构进行严格规范整顿。
动态点评
课外培训机构整顿由地区推向全国,自上而下严格规范
此次教育部联合三部委开展中小学校外培训机构的专项治理行动,是此前教育部陈宝生部长在2018 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大力规范校外教育培训机构,这件事迟早要做,迟做不如早做,小修不如大修”的讲话的具体落实,接力2017 年各省市陆续开展的民办教育培训机构的整顿,将校外培训机构的专项整治从地区(上海、成都、南昌等地)进一步向全国推进,自上而下地实施严格规范。
1、整顿时间表:根据《通知》,此次整顿主要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全面部署和排查摸底,要于2018 年6 月底前完成;第二阶段,集中整改,要于2018 年底前完成;第三阶段,专项督促和检查,要于2019年6 月底前完成。
2、整顿内容:根据《通知》,此次整顿涉及办学隐患、办学内涵、校外培训和校内教育教学行为等多个方面,具体可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1)办学资质: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校外培训机构要立即停办整改;要求办学机构需要同时取得营业执照和办学许可证。(2)教学内容:坚决纠正校外培训机构开展学科类培训(主要指语文、数学等)出现的“超纲教学”“提前教学”“强化应试”等不良行为;校外培训机构开展学科类培训的班次、内容、招生对象、上课时间等要向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进行登记备案并向社会公布;严禁校外培训机构组织中小学生等级考试及竞赛。(3)教学行为:坚决查处一些中小学校存在的“非零起点教学”行为;坚决查处个别在职中小学校教师课上不讲课后到校外培训机构讲,并诱导或逼迫学生参加校外培训机构培训等行为。为配合整治行动的开展,《通知》提出县级教育部门要牵头建立培训机构“白名单”(公布无不良行为校外培训机构名单)和“黑名单”(公布有安全隐患、无资质和不良行为的校外培训机构名单)。中小学校负责全面普查登记每一名学生报班参加学科类校外培训的情况,为专项治理工作提供重要参考。
3、后续配套措施:根据教育部等四部门有关负责人的答记者问,此次专项治理行动之后,还将有后续配套措施结合打造 “组合拳”,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一是取消与招生入学的挂钩,推动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8 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规范招生入学秩序,进一步斩断校外培训机构与中小学校招生的联系;二是建立长效机制,研究制订促进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机构有序发展的意见,包括:明确设置标准、规范审批登记、培训业务管理、加强日常监管等在内的常态治理体系内容;三是减负提质,研究制订关于深化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和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有关意见。总的来看,我们认为,政府对于课外培训行业的态度仍属正面,并非要打压整个行业,更多是将不规范的进行整治,从制度层面为行业发展奠定合规根基,通过一系列的规范措施将课外教育从教育秩序的“干扰者”转变为“有益补充者”。
行业面临洗牌,供给端收缩,市场集中度有望提升
目前,我国课外培训行业的生态结构呈金字塔型:新东方、好未来双巨头居于金字塔最顶尖,其余全国性、区域性的龙头居于其后,共同构成金字塔的上部;中间部分是数量众多的中小机构;底部是个体老师、工作室等形态,约占70%以上。我们认为,此次专项治理行动将拉开全国性的课外培训行业整顿大幕,2018 年行业将面临洗牌,最受冲击的为金字塔底部的个体老师、工作室形态及中部证照不全的部分中小机构,停办整改或终止办学的结果将导致课外培训行业出现供给端收缩(2017 年7 月,上海市502 家培训机构关停,占比约7%)。在我国K12 阶段课外补习需求短期仍然刚性的背景下,流出的生源将向合规的大型机构进一步聚拢,龙头企业在政府和市场双重力量的推动下将长期受益于竞争格局的改善,整个课外培训行业的市场集中度有望提升。以新东方和好未来为例,2017 年9-11 月,新东方、好未来招生人数同比分别增长43%、85%,均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素质教育彰显潜力,课后服务形式打开B 端学校渠道
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提出新的要求,更看重个人的综合素质能力,且政策层面中高考改革的推进也在不断提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素质教育成为教育消费的热门领域。根据家长帮发布的《2017 中国家庭素质教育消费报告》显示,目前每年在孩子素质教育上投入费用超过1 万元以上的家庭合计占比60%。在选择的素质教育课程中,艺术类(音乐、美术等)占比最大、 其次是体育,此外机器人教育、科学课、少儿编程等科创类教育产品受到强烈关注,未来增长空间巨大。2017 年2 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要充分发挥中小学校课后服务主渠道的作用,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财政补贴”等方式对参与课后服务的学校、单位和教师给予适当补助(深圳市自2014 年以来每年投入1.5 亿元,按照生均每年350 元的标准给予经费补贴,支持学校购买服务,在全市200 所学校试点“四点半活动”)。我们认为,在学科类辅导受到政府严格监管的背景下,素质教育培训将成为企业提供教育服务的新选择,且有望通过为中小学校提供课后服务的形式打开B 端学校渠道,通过将教学内容输入到校内积累大量的学生资源,进一步利用校外的C 端培训课程实现流量转化,建立完整的校内-校外服务链条。
投资建议
未来十二个月内,维持教育行业“增持”评级
整体来看,我们认为此次针对课外教育培训行业的全国性的专项治理行动为教育领域开展的供给侧改革,一定程度上将改变现有行业格局,对庞大的个体老师、工作室及证照不全的中小机构形成冲击,造成供给端收缩。短期仍存在刚性课外补习需求的背景下,生源进一步向大型龙头机构集中,市场集中度有望提升。同时,素质教育在中高考改革及社会人才需求转变的推动下,重要性得到提升,彰显增长潜力。企业有望通过提供素质教育服务打开B端学校渠道,将教学内容输入到校内,积累学生资源,并利用校外C端培训课程进行流量转化。建议关注学科类课外辅导龙头及素质教育培训机构,相关A股个股为新南洋、盛通股份。
风险提示
市场竞争加剧风险、政策风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