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证券-公用事业行业发改委煤电油气运保障工作会议点评:保障供应,应对“气荒”之良策-180228

《光大证券-公用事业行业发改委煤电油气运保障工作会议点评:保障供应,应对“气荒”之良策-180228(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大证券-公用事业行业发改委煤电油气运保障工作会议点评:保障供应,应对“气荒”之良策-180228(3页).pdf(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事件:2 月26 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召开煤电油气运保障工作部际协调机制全体成员会议。会议通报了2018 年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工作思路,讨论了产供储销体系建设重点工作任务分工方案,研究部署了相关重点工作。
◆重视开展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统筹兼顾供需平衡:本次会议强调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是保障天然气长期稳定供应的基础和关键。在生产方面,重点是落实责任,在确保安全生产的前提下推进天然气增产;在供应方面,重点是确保进口管道气稳定供气及LNG 进口,加快建设多元化供气体系和格局;在储气设施建设方面,要分工负责,一次规划,分步实施,具备建设条件的项目要尽快开工建设;在销售方面,要突出民生优先,必要时实施“压非保民”措施,确保民生用气需求。
◆解决季节性“气荒”问题,抑制需求只治标,保障供应方治本:天然气需求的季节性波动不可避免,从全国范围来看,北方采暖季期间天然气需求旺盛。2017 年为“煤改气”爆发年,政策驱动下2017 年天然气消费量同比增速15.3%,为近5 年最高值。但2017 年四季度起的“气荒”现象暴露出天然气供应短缺问题,尽管国家采取“压非保民”、限时限量用气等措施应对,但这种通过抑制需求维持天然气供需平衡的方式只适用于短期过渡。从长远角度考虑,增强供给能力,尤其是用气高峰时的供应能力,方为应对天然气需求季节性波动的良策。
◆多元化供气体系和格局有助于平抑天然气需求的季节性波动特性,看好LNG 接收站业务发展:保障供应的目的不在于一味增加天然气国内产量和进口量(否则出现天然气使用淡季供给过剩、管道负荷降低),而在于以需求为导向,在不同时点匹配供需关系。建立多元化的供气体系和格局将有助于提升供给弹性,平抑天然气需求的季节性波动。我们认为,天然气供应的多元化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天然气的气源地多元化,即国产气和进口气并存,天然气进口国家数量丰富;天然气种类的多元化,即常规天然气(管道天然气)和非常规天然气(LNG、页岩气、煤层气、煤制气等)并存。进口LNG 供给相对灵活,随着LNG 接收站的数量增加,以及民营资本的介入,LNG 接收站业务有望迎来快速发展。此外,储气设施的投产运行同样有助于缓解天然气季节性供应偏紧的问题,但因其审批建设周期长、商业模式不明朗等原因,我们认为储气设施的解决效果不能立竿见影。
◆投资建议:
建议关注布局LNG 接收站业务的燃气公司,如深圳燃气、中天能源、广汇能源、北京燃气蓝天(H 股),以及LNG 装备龙头中集安瑞科(H 股)等。
◆风险分析:
天然气消费量增速低于预期,LNG 接收站储罐运营周转率低于预期,海外LNG 价格超预期上行的风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