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金证券-医药行业:NolasibanIII期疗效显著,体外受精有望再上台阶-180228

《华金证券-医药行业:NolasibanIII期疗效显著,体外受精有望再上台阶-180228(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金证券-医药行业:NolasibanIII期疗效显著,体外受精有望再上台阶-180228(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投资要点
事件:近日,瑞士生物制药公司ObsEva SA(OBSV)宣布,其提高体外受精怀孕率的药物nolasiban 在III 期临床试验中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体外受精需求旺盛,单次成功率仍然偏低:自1978 年世界上第一个试管婴儿诞生以来,全球试管婴儿例数加速增长。根据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的统计数据,2007-2012 年间全球试管婴儿例数以年均50 万例的速度增加,截至2012 年时已累积达到500 万例。卫计委的数据也显示,我国育龄人群中不孕不育的比例持续增长,由1984 年的4.8%增长至2012 年的12.5%,即8 对待孕夫妻中就有一对夫妻患有不孕不育症。虽然体外受精的市场需求快速攀升,但目前体外受精的成功率仍然偏低,单次成功率仅四分之一左右,故而接受体外受精治疗的患者往往需要多次治疗。导致体外受精胚胎发育失败的因素有很多也很复杂,很可能是多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精子或卵子质量不达标、受精卵体外培育导致胚胎发育异常、母体内分泌因素导致植入子宫的胚胎流产等,目前医学上仍没有定论,故而也没有特效药面世。
Nolasiban 临床表现优异,市场潜力大:Nolasiban 是一种口服的催产素受体拮抗剂,能减少子宫收缩,增强子宫的血流,提高子宫内膜对胚胎植入的接受程度,从而提高体外受精的成功率。Nolasiban 的III 期临床试验对778 名患者进行了研究。胚胎移植10 周后,对照组的怀孕率为28.5%,而接受nolasiban 治疗的患者怀孕率为35.6%(P=0.031);在取卵5 日后进行胚胎移植的患者亚群里,nolasiban 相对安慰剂,使怀孕率从34.7%提高到了45.9%(P=0.034)。直观上看,nolasiban 对受孕成功率的提高并不是特别大,但选择体外受精治疗的人群往往生育意愿非常强烈,特别在体外受精成功率目前还不高的情况下,成功率7-10 个百分点的提高对他们来说仍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故而以nolasiban 为代表的提高受孕率的药物未来的市场潜力非常大。此外,nolasiban 尚存在影响胎儿发育的潜在风险,公司正在追踪出生率以及新生儿28 天后的安全数据,结果有望在2018 年4 季度发布。
Nolasiban 有望产生蝴蝶效应,体外受精行业发展利好产业链相关标的:目前临床上缺乏提高受孕率的药物,nolasiban 上市以后有望成为近二十年来体外受精领域的重大创新药物。作为行业的先行者,nolasiban 除了自身良好的临床效果以外,更重要的意义在于为行业树立了典范,一旦nolasiban 取得成功,有望造成蝴蝶效应,吸引一大批优秀的药企积极参与到这个领域里来,从而加速推动体外受精技术的发展,再加上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使行业迎来第二春。体外受精市场渗透率的提高将利好整条产业链上相关的医药公司,包括超排卵药物生产企业丽珠集团(000513.SZ)、长春高新(000661.SZ),以及胚胎植入前检测服务供应商华大基因(300676.SZ)、贝瑞基因(000710.SZ)等。
风险提示:研发风险,政策风险,销售不达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