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中信证券-香港交易所-0388.HK-2021年中报点评:互联互通和新经济集聚仍将是港交所长期增长引擎-210812

研报附件
中信证券-香港交易所-0388.HK-2021年中报点评:互联互通和新经济集聚仍将是港交所长期增长引擎-210812.pdf
大小:373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中信证券-香港交易所-0388.HK-2021年中报点评:互联互通和新经济集聚仍将是港交所长期增长引擎-210812

中信证券-香港交易所-0388.HK-2021年中报点评:互联互通和新经济集聚仍将是港交所长期增长引擎-210812
文本预览:

《中信证券-香港交易所-0388.HK-2021年中报点评:互联互通和新经济集聚仍将是港交所长期增长引擎-210812(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香港交易所-0388.HK-2021年中报点评:互联互通和新经济集聚仍将是港交所长期增长引擎-210812(3页).pdf(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低息环境影响投资收益,英国加税带来一次性支出,2021H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6%,低于预期。

地缘政治风险及多行业监管收紧,尽管带来市场波动,但港交所作为“超级联系人”角色有望提升,从中相对受益,互联互通和新经济集聚将是其长期增长双引擎。

维持未来一年目标价573港元,维持“增持”评级。

2021H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6%,低于预期。

港交所2021H1主要业务收入101亿港元,同比增长27%,符合预期。

2021H1总收入109亿港元,同比增长24%,较我们预期低2.2亿港元。

2021H1归母净利润66亿港元,同比增长26%,较我们预期低4.2亿港元。

主要由于:1)2021Q2投资收益受低息环境影响低于预期,仅录得3.6亿港元,环比下滑15%,同比下滑60%。

2)英国于2021年6月颁布2021财政法案后,该国企业税率将自2023年4月1日起由19%提升至25%。

因此港交所就收购LME无形资产确认了1.6亿港元的一次性所得税递延支出。

现货表现平稳,全年ADT有望保持在1700亿港币以上。

2021Q2港股交投相对清淡,ADT1513亿港元,同比增长33%,环比下滑33%;其中股本证券产品ADT1331亿港元。

2021H1ADT1882亿港元,同比增长60%。

截至2021年8月10日,2021年日均成交额(YTD)1866亿港元,我们预计在后5个月ADT~1500亿港元的中性假设下,全年ADT有望保持在1700亿港元以上。

地缘政治风险及多行业监管收紧,尽管带来市场波动,但港交所作为“超级联系人”角色有望提升,从中相对受益。

7月10日国家网信办发布《网络安全审查办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提出掌握超过100万用户个人信息的运营者赴国外上市,必须向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申报网络安全审查。

7月16日彭博社称,中国考虑在数据安全审查中豁免赴中国香港上市的公司。

7月30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发布声明,增加了对中国企业赴美上市的信息披露要求,特别要求披露上市地位是否面临国家监管政策风险。

如若彭博消息属实,受内外政策影响,港交所对新经济公司赴港IPO以及中概二次上市的吸引力将进一步增强。

另一方面,近期内地监管就反垄断、地产、教育、游戏等行业密集发声,引发了海外投资者对中概股风险偏好骤然下降。

受此影响,港股市场行情及成交额波动明显。

但拉长周期看,随着海外资金对内地政策预期逐步稳定,市场定价终将回到标的的基本面。

只要海外资金不放弃中国大市场,依然存在配置优质中国资产的需求,则香港作为“超级联系人”角色地位则将进一步凸显,从中相对受益。

立足中国是港交所核心竞争力来源,互联互通和新经济集聚将是其长期增长双引擎。

互联互通重要性凸显,长期收入贡献将持续提升。

2021H1南向日均成交额481亿港元,同比提升132%;交易费创收1.25亿港元,同比增长145%。

北向日均成交额为1144亿人民币,同比增长54%;交易费创收2.96亿港元,同比增长69%。

期内沪深港通总收入达13.2亿港元,同比增长78%,占港交所总收入的12.1%。

其中10.18亿来自交易及结算活动,同比增长76%。

在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强前提下,既在内地监管范围内,又具备资金自由港特征的香港战略地位将不断增强。

港交所正积极出台措施强化自身优势,进一步完善互联互通机制,包括将科创板合资格A股及其对应H股纳入互联互通,以及成立港交所中国业务咨询委员会及内地市场小组等。

新经济赴港上市及中概股二次上市几成必选项,有望推动未来3年IPO融资维持高位。

2021H1共46家公司完成IPO(包括4家生物科技股、4家二次上市以及3家WVR),集资额达到2117亿港元,位列全球第三,同比增长128%,其中92%来自新经济及生物科技公司。

《网络安全审查办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如若实施,其中100万用户门槛几乎使得绝大多数内地新经济公司赴美遇阻,港交所管理层在业绩会上也表示近期有关在香港上市的询问明显增多。

另一方面,中美摩擦自贸易领域转向金融领域,在美已上市中概股通过二次上市分散风险的需求较强,而港交所作为第二上市目的地合规成本低。

受二者共同推动,预计未来3年港交所IPO融资额都将保持相对强势,维持在3500-4000亿港元左右。

此外,管理层在业绩会上表示目前SPAC制度仍处于研究阶段,需要等待咨询后市场反应来进行下一步安排。

风险因素:日均成交量大幅下降,利率抬升,重要标的上市进度低于预期,股市大幅下跌。

投资建议:未来一年目标价573港元,维持“增持”评级。

基于财报数据,我们调整全年投资收益及部分费用假设,调整公司2021/2022/2023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130/154/183亿港元(前预测值139/161/186亿港元),对应EPS预测为10.3/12.2/14.5港元(前值11.0/12.7/14.8港元),现价对应PE分别为50/42/36x。

维持目标价573港元,维持“增持”评级。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