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通国际-每日晨报:银监会下调拨备覆盖率-180308

《财通国际-每日晨报:银监会下调拨备覆盖率-180308(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通国际-每日晨报:银监会下调拨备覆盖率-180308(2页).pdf(2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3 月6 日,银监会下发的《关于调整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监管要求的通知》(银监发〔2018〕7 号,简称“7 号文”)称,为有效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督促商业银行加大不良贷款处置力度,真实反映资产质量,腾出更多信贷资源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决定调整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监管要求。
银监会副主席王兆星表示,过去几年,银行经营状况较好,所以银行计提了较多的贷款损失拨备,全行业的平均拨备覆盖率达180%左右,远超国际水平。现在适当地降低拨备监管要求,是为了让银行更好地加快处置不良贷款,同时也使银行有更多的资金实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7 号文的调整内容主要包括,拨备覆盖率监管要求由150%调整为120%~150%,贷款拨备率监管要求由2.5%调整为1.5%~2.5%。各级监管部门在上述调整区间范围内,按照同质同类、一行一策原则,明确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监管要求。根据银监会数据,截至2017年末,大中型银行中,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拨备覆盖率分别为180.45%、179.98%。中小银行中,城市商业银行、民营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的拨备覆盖率分别为214.48%、197.58%、164.31%、296.88%。
根据7 号文,对不同银行实施“一行一策”,各类机构实施细则及对单家银行的监管要求不能低于7 号文要求。确定单家银行具体监管要求时,应考虑贷款分类准确性、处置不良贷款主动性、资本充足性等三方面因素。
根据单家银行逾期90天以上贷款纳入不良贷款的比例,对风险分类结果准确性高的银行,可适度下调贷款损失准备监管要求;各级监管部门结合风险排查、现场检查发现的不良贷款违规虚假出表等掩藏风险情况,可适度提高单家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监管要求。根据单家银行处置的不良贷款与新形成不良贷款的比例。对积极主动利用贷款损失准备处置不良贷款的银行,可适度下调贷款损失准备监管要求。
贷款拨备率和拨备覆盖率二者分别是顺周期、逆周期的,结合使用可抵消周期影响,较好反映银行在经济运行周期各阶段抵御风险能力。如,拨备覆盖率反映的是银行对不良贷款损失风险的补充能力。在经济上行阶段,企业还款能力强,不良贷款少,因拨备覆盖率计提的贷款损失准备也少,经济下行阶段则相反。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表示,当前,信用风险基本稳定,未雨绸缪抵御不良的需求减弱。经监管整治后,不良暴露情况得到改善。7 号文分类主要指向风险暴露比较真实的银行。拨备也是银行的信贷成本之一,对于被调低拨备覆盖率要求的银行来说,意味着同等不良余额下,需要计提的拨备下降,包括以前计提的拨备被回拨,新增不良减少使得新的拨备计提压力减少,银行利润由此增加。另外,拨备下调,也可提高信贷收益率水平,降低信贷成本,对银行放贷,有一些正向激励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