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创证券-公用事业行业周报:两会召开再次提升环保热度,政策+市场推动环保装备制造业发展-180311

《华创证券-公用事业行业周报:两会召开再次提升环保热度,政策+市场推动环保装备制造业发展-180311(3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创证券-公用事业行业周报:两会召开再次提升环保热度,政策+市场推动环保装备制造业发展-180311(36页).pdf(3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行业动态信息
本周行情
本周沪深300 指数上涨2.30%,中信电力及公用事业上涨2.61%,跑赢大盘,相对收益率为0.31%。
本周核心观点及投资建议
行业估值持续回暖,内生逻辑逐步转向内在效率提升。本周环保行业整体估值持续回升,市场对于年报不达预期的担忧逐步消化。我们认为尽管行业的风险偏好依然较低,但目前已大可不必过分悲观。从今年板块业绩普遍不达预期这一因素来看,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1)今年以来政策面将环保提到一个史无前例的高度,市场对环保行业的预期相对较高,前期在估值上已经透支了基本面的变化;2)在业绩层面,由于去年十九大前夕的政府换届和环保督查,使得在环保项目的释放和推进上政府效率相对会有些下降。3)去年全年融资成本上升,融资收紧,造成PPP 项目的融资落地进度缓慢,同样对项目进展形成拖累。
此外,我们认为行业整体的估值逻辑也在逐步发生改变,行业从之前的总量控制过渡到现在的精细化管理,对环保公司来说,之前的野蛮生长阶段已经过去了,现在更注重治理效果和成本控制。行业的内生逻辑也由外部订单驱动转向内部效率的提升,因此我们看到近两年来环保各个子行业的外延并购显著增多。
市场偏好转向高安全边际,优质运营类公司有望脱颖而出。展望今年,我们认为环保行业将否极泰来,对此我们主要基于以下几大逻辑:1)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2019 年将进行第二轮环保督察催生2018 年全年治理需求爆发;2)行业政策推动力度持续加强,尤其是“十九大”提出的“金山银山”论,将环保放在了三大攻坚战之一的地位;3)环保行业的工程收入确认存在项目结转周期,今年未完成的部分有望在后续年份逐步确认,由于订单持续稳步增长,我们对于未来年份的业绩还是保持乐观;4)基金公司年报后,环保股仓位处于2016 年以来最低位置,具有战略配置机会。此外,近期两会召开也料会使得环保的政策关注度再次提升。
随着行业估值的消化,其实大量的上市公司已经到了一个非常合理的价格区间,未来市场逻辑如果继续朝着高安全垫,高确定性这个方向去走,那环保行业的一些有优质运营资产和稳定增长的公司有望逐渐脱颖而出。
由粗放走向规范化,环保PPP 有望重获新生。对于PPP 的看法我们认为未来也会出现分化,近一段时间由于融资收紧,对部分新增的PPP 项目的落地执行造成困难,但我们认为PPP 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不会轻易停滞不前,但同样回到之前我们提到的从粗放到精细的这个逻辑,随着财政部对PPP 项目库清理的完成,之前承接PPP 比较稳健,现金流及回款健康的企业有望继续受益于PPP 的大逻辑,但是之前路子比较野,现金流差的企业将会在经营出现困难。此外,在融资收紧的大背景下,一部分流动性资产尤其是拥有大量在手现金的企业将会逆势在优质资源的争夺中抢占先机。
从子行业来看,我们认为危废和工业大气治理的景气度将比较高,首先这两个子行业都主要受益于工业环保的大逻辑,尚处于从无到有的阶段,并且收入的确认都主要集中在运营阶段,相对业绩波动性会比仅仅做工程端的公司要小,未来可能继续受到关注
我们推荐关注核心组合碧水源、龙净环保、龙马环卫、清新环境、联美控股、国祯环保。
行业与个股点评
1) 2018 年政府工作报告。一,五年来环境保护成效:生态环境状况逐步好转。制定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个“十条”并取得扎实成效。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水耗均下降20%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持续下降,重点城市重污染天数减少一半,森林面积增加1.63 亿亩,沙化土地面积年均缩减近2000 平方公里,绿色发展呈现可喜局面。
二,五年来环境保护方面所做工作: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加强生态环境保护。重拳整治大气污染,重点地区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下降30%以上。加强散煤治理,推进重点行业节能减排,71%的煤电机组实现超低排放。优化能源结构,煤炭消费比重下降8.1 个百分点,清洁能源消费比重提高6.3 个百分点。提高燃油品质,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2000 多万辆。加强重点流域海域水污染防治,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零增长。推进重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扩大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加强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开展中央环保督察,严肃查处违法案件。积极推动《巴黎协定》签署生效,我国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2018 年环保工作建议:推进污染防治取得更大成效。巩固蓝天保卫战成果,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下降3%,重点地区细颗粒物(PM2.5)浓度继续下降。推动钢铁等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提高污染排放标准,实行限期达标。开展柴油货车超标排放专项治理。深入推进水、土壤污染防治,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下降2%。实施重点流域和海域综合治理,全面整治黑臭水体。加大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力度,完善收费政策。严禁“洋垃圾”入境。加强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全面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完成造林1 亿亩以上,耕地轮作休耕试点面积增加到3000 万亩,扩大湿地保护和恢复范围,深化国家公园体制改革试点。严控填海造地。严格环境执法。
2018 年政府报告总结了五年来的环保成就,是对过去五年工作的一种肯定,也是对国家采用的各项政策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决心与实施力的检验与认可;报告中提出了2018 年环保工作建议:空气治理依然是重中之重,蓝天保卫战成果需要继续保护;同时,工业低排放改造,流域治理,土壤的污染防治也详细规定了目标,未来相关行业将成为重点利好对象。对应环保工作建议,我们建议关注以下投资主题及对应标的:非电领域大气治理建议关注【龙净环保】、【清新环境】。黑臭水体及污水处理建议关注【国祯环保】、【碧水源】。
2)国家能源局印发2018 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意见提出,2018 年全国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45.5 亿吨标准煤左右。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14.3%左右,天然气消费比重提高到7.5%左右,煤炭消费比重下降到59%左右。意见要求,深入推进电力体制改革。持续完善中长期电力交易机制,进一步推进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建设,积极稳妥推进电力现货市场建设试点,规范电力市场交易行为,加快推进配售电改革,完善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配套政策,加强售电侧市场规范与引导,提高电力市场化交易比重,进一步降低企业用能成本。以电力体制改革为重点,推动新疆、内蒙古等地区能源综合改革。意见还要求,加快推进油气体制改革。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研究制定相关配套政策和措施,推动油气管网运营机制改革,理顺省级管网体制,加快推动油气基础设施公平开放,完善油气储备设施投资和运营机制。推进四川、重庆、新疆、贵州、江苏、上海、河北等地方油气体制改革综合试点及专项试点。2018 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明确指出了2018 年非化石能源、天然气、煤炭等能源消费比重的目标,另外,为更好推动电力市场,电力体制改革也要求深入推动。同时,各大油气体制改革试点将继续推进。能源意见明确指出了我国对于非化石能源、天然气、电力、油气等相关替代能源的高度重视,未来煤炭消费比重将进一步下降,清洁环保能源的发展将逐步推动。
3)环境保护部通报3 月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空气质量形势。根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会同国家气候中心和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省级监测中心最新分析预测预报结果,预计京津冀及周边地区3 月整体大气扩散条件一般,空气质量不容乐观,近期将出现一次长时间区域性重污染过程。空气治理问题一直是我国环保问题的重中之重,虽然在春节期间,我国空气治理问题出现相对好准,但空气问题依然不容忽视,大气治理工作依然是行业热点。大气治理建议关注【龙净环保】、【清新环境】。
4)水利部印发《加快推进新时代水利现代化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了加快推进新时代水利现代化的保障措施,要求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坚持目标引领,强化组织领导,高位协调推动,加强统筹谋划,创新工作理念、方法和举措。《意见》将发展水利作为核心目标,从八个方面提出了加快推进新时代水利现代化重要举措,从节水、加快水利建设、切实关注农村水利等角度出发,切实把中央治水兴水决策部署落到实处,相信未来水利治理特别是农村水利治理相关企业将有所受益。建议关注【国祯环保】、【碧水源】、【京蓝科技】、【大禹节水】。
行业重点数据
环渤海动力煤报573.00 元/吨,较上周相比下跌0.17%;郑州商品交易所动力煤期货主力合约价格613.4 元/吨,与上周相比下跌3.00%。发改委数据显示,2017 年12 月天然气产量136 亿立方米,增长2.9%,11 月进口量90亿立方米,增长40.8%;消费量213 亿立方米,增长16.8%。2017 年,全社会用电量63077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6%。全国6000 千瓦及以上电厂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小时为3786 小时,同比减少11 小时。其中,水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为3579 小时,同比减少40 小时;火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为4209小时,同比增加23 小时。
风险提示
市场系统性风险;环保政策推进不及预期;项目落地进度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