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信证券-中航沈飞-600760-深度分析:雄鹰展翅六十载,鹏程万里领风骚-180312

《安信证券-中航沈飞-600760-深度分析:雄鹰展翅六十载,鹏程万里领风骚-180312(2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信证券-中航沈飞-600760-深度分析:雄鹰展翅六十载,鹏程万里领风骚-180312(23页).pdf(2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沈飞集团完成整体上市,成为A 股歼击机行业唯一平台:沈飞集团经过重大重组已完成整体上市,与中航飞机、中直股份形成航空三大主机厂上市平台。沈飞产品谱系以重型歼击机为核心、舰载机为特色,主要产品包括歼-11 系列、歼-15、歼-16 和歼-31。歼-11 系列为重型战机,未来仍将是空军主要配置型号;歼-15 是我军第一代舰载歼击机,技术优势突出;歼-16 将成为海空军实现对地对海攻击的主力机型,是公司未来3 年最主要增长点;歼-31 是公司自主研制的第四代歼击机,有望升级成为下一代舰载机。受益于新机型持续列装量产,公司近年业绩进入高速增长时期,近5 年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达到20%。
■我国战机与美俄已处于同一代次,但三四代占比差距较大:歼击机是海空军夺取制空权的主要装备,全球已进入四代歼击机的研发生产阶段。沈飞集团和成飞集团为我国歼击机生产的两大主机厂,目前我国已生产四代战机,从初期仿制逐渐向自主研发过渡。根据《World airforce 2018》统计,截止2017 年底我国在役作战飞机共1523 架,保有量居世界第三。我国第四代隐身战机歼-20 已少量列装,同美俄无代次差距。但我国二三代战机约各占一半,美国三代机占比已达到90%,我国三四代战机占比存在较大差距。
■歼击机迎来十年换代时期,千架需求催生千亿市场空间:空军战略转型“攻防兼备”,从领海防卫线不断向深海岛链突破,远海作战能力成为首要发展目标。作战需求将提升多用途战机和舰载机配置空间,多用途战机可执行对地对海精确打击和夺取制空权等多项任务,舰载机的性能决定着航母舰队的作战实力。随着海空军远海作战装备需求大大提升以及实战训练不断增加,我们预计未来十年正在服役的561 架二代机歼-7、歼-8 将全部被替换,同时新增450 架三四代战机配置空间,因此未来十年我国歼击机预计共新增1000 架。结合1000 架歼击机单架价格及每小时飞行维护成本,预计未来十年我国歼击机市场空间将达到616.6 亿美元。
■17 年业绩归母净利润预计7.06 亿,控股股东一致行动人增持彰显未来发展信心:根据1 月26 日披露的业绩预增公告,公司预计2017 年将实现归母净利润7.06 亿元,扣除出售资产和负债所获收益,预计沈飞集团17 年归母净利润为6.4 亿元,超出市场普遍预期。公司控股股东一致行动人中航科工于2018 年2 月13 日以均价24.673 元/股增持公司股份243.05 万股,增持后实际控制人航空工业集团及一致行动人持有公司股份共占比75.82%。同时中航科工发布增持计划,自2018 年2 月13 日起6 个月将累计增持不超过公司总股份的2%(含本次增持),增持价格不高于30 元/股,累计增持金额不低于人民币1 亿元。
■投资建议:随着军改影响的逐渐削弱以及五年采购计划“前松后紧”的周期性影响,预计公司18 年将直接受益于订单改善。我们预计公司2017 年-2019 年净利润分别为7.06、8.29、10.52 亿,对应EPS 分别为0.51、0.59、0.75 元,成长性突出。继续给予买入-A 投资评级,6个月目标价为40.00 元。
■风险提示:新机型研发进程不确定性、十三五采购进度不达预期